於北上的船上,齊譽一直在想一個特別的問題。
皇上既然已經知道自己持有火炮的事,且對水師海戰也大感興趣,卻為何不直接詢問自己,反讓吳晚榮跑過來暗察呢?
難道說,陛下對自己不信任,或者是起了某種疑心?
可仔細一想又覺這話不對,聖上若真想拿掉自己這樣的四品官,不過是一道聖旨的小事而已,又何必搞得這麼麻煩呢?
這麼分析的話,陛下的目的應該是想摸一摸自己的實底?
嗯,這很有可能。
且邏輯上成立。
至於為什麼會派吳晚過榮來,這並不難猜,就連冷晴都不加遮掩地說出了自己的看法:“道理很簡單,就是因為此人和你素來不睦,故而陛下特用之,如果是派殷俊這種人過來,就很容易和你串通一氣,做出欺瞞之舉。”
嗯,聽出來了,這是天子的制衡之術。
眾所周知,皇帝最不想看到的就是大臣們抱起團來穿一條褲子,這樣的話,會對他的權威非常不利,故而,他很善於用一批人去制衡另一批人,也就是互相監督的意思。
大臣們,你們就去狗咬狗吧,朕就喜歡高坐於廟堂而觀虎鬥。
帝王之術的精髓大約就是如此吧?
“唉,想我在做京官時,處處都是小心翼翼,沒想到到了海南,依舊還是被天威垂見,無法做到自我。”齊譽望了望北方,感慨說道。
是呀,不都說瓊州是個山高皇帝遠的地方嗎?
怎麼到我這裡,就成了被人惦記了?
冷晴薄嗔了一眼,說道:“這事呀,就要怪你不知收斂了,總是時不時的顯山露水,別人想不注意到你都不行。”
“哦?你這話什麼意思?”
“別急,且聽我給你解釋。此次回京,我可是聽到了不少的關於你的傳聞,而且,還都是熱議的那種。”冷晴說道。
“熱議我?”
“嗯!就是因為這些時不時的熱議,才造成了京城對瓊州的關注,要不然,誰會注意到這種鬼地方……”
什麼意思呢?
按照冷晴的說法,雖然齊譽人不在京城,但京城卻一直都有著關於他的傳說。
這樣的嗎?
冷晴說:沒錯。
細說如下:
在最早先時,瓊州抗震救災,平復叛亂,這些捷報連連傳至聖案之前,皇帝見之龍顏大悅。
雖說聖天子並沒有進行封賞,但盛讚之詞卻也說了不少,眾朝臣們耳濡目染之下,難免心生嫉妒。
而後就是屯門海戰。
雖說在陸博軒於朝廷的表奏中,對‘瓊軍’的幫助一筆帶過,但是,仍有不少人能從中聽得出來,齊譽還是出了一些力氣的。
此子能文能武,是個威脅
,還是讓他老死在瓊州得了,千萬別回京城。
就這樣,各種私底下的熱議就流傳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