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呃,佛經的《華嚴經》 中也有云,說,眾生皆平等,既然永珍都是如此,又何況男女乎?”齊譽也同樣以經典搪塞。
其實,推高婦女的社會地位有兩大好處,且聽細說。
第一,此舉不僅可以促進民生,還能引發人的思維漸變,屬於是真真正正的開啟民智。這一點,非常有利於未來某種新制度的鋪開與建設,萬不可忽視。
第二,如果能鼓勵著婦女們走出家宅,投身於未來的生產之中,這就極大地解放了生產力。也只有婦女們實現了自食其力,瓊州才算是進入了正常秩序。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慢慢來!
在寫好了這篇公報之後,齊譽又例行了其他公事,啥呢,給皇帝寫上書請安的摺子。
齊譽:陛下安否?
皇帝:朕安……咦,你終於想起朕來了!
至於遺忘的理由嘛,自然就是太忙了唄。
彭文長仔細地看了好幾遍,發現在這一通長篇大論中,其暗含的深意只有五個字:誰能比我慘?
這哪裡是請安,分明就是訴苦啊。
可是,為什麼要比呢慘?
齊譽白了他一眼:“只有悲慘,才能得到更多的關照……”
“不是……子曰……”
“別子曰了,清高無益,只有賺到好處才是王道!”
好吧。
彭文長重新端起了那公文,心中暗歎道:學到了。
……
次日,瓊州府城裡,很快就響起了對那兩件案子的熱議。
相比於鬧劇般的三父奪子案,文人們更關注於‘匿名義絕’案。
那文上可是明言說了,但凡是帷德不修者,府衙完全有權利廢其功名。
如還有云:才德全盡謂之“聖人”,才德兼亡謂之“愚人”,德勝才謂之“君子”,才勝德謂之“小人”。凡取人之術,苟不得聖人,君子而與之,與其得小人,不如得愚人。
啥意思呢?
簡而言之就是,有才無德者,堅決不用!
這篇文章,對於優越感極強的文人們來說,簡直就是當頭棒喝。不過,卻是無人敢公然表示質疑,估計是怕被廢掉功名吧……
婦人們也在私下開始議論:齊大人說,咱們女人完全可以做到自食其力,並不需要男人們的嗟來之食。這句話,到底又是什麼意思呢?
懵懂……
這篇文章用詞犀利,感人肺腑,但又不缺乏大道理。所以,在一時之間,又說不出哪裡不對勁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