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陰似箭,兩個月的時間轉瞬即過。
在這段時間裡,發生了兩件大事。
第一件是外交方面的事。皇帝頒了聖旨,封東虜的某首領為‘天聰可汗’。於此同時,還將此事向韃靼和瓦剌抄送了公文告之。
第二件是關於內政方面的事。說,內閣首輔鍾義上了第三次乞骸骨的摺子,卻依舊是被皇帝挽留,事不過三,這事就算是這麼定下來了。
其實,在除了這兩件大事之外,還有一件引人關注但又不能明說的事,那就是關於先前的戰馬調動。然而,朝廷方面對此並沒有作出任何解釋,所以,也就沒人知道到底是什麼情況。
先說已知的兩條大訊息。
依次而論。
東虜一直是個頗顯神秘的大部落,在京城來說,平日裡極少有關於他們的傳言,在大多數人的眼裡,甚至都不清楚他們坐落於何方。
如今,這個‘名不見經傳’的路人甲突然變成了聖上的座上賓,還被御封為了什麼可汗,這種落差感,真是太出人意料了。
怎麼評價呢?
對此,吳晚榮吳大人就率先發出了妙贊:吾皇恩加海內,善待夷狄,此等胸襟,堪比是秦皇漢武!
嗯?
這比喻確定恰當?
要知道,漢武大帝可是打得夷狄滿地找牙的人!
大家在嘻嘻哈哈鬧笑了一陣兒之後,就失去了原有新鮮感。
是的,東虜人太過遙遠,哪有眼前鍾義首輔的留任更加令人關切呢?
這才是真正的大訊息。
首輔是什麼?
那可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政治中樞,是替皇帝實際管理這個國家的人,在眾多的有實權的大臣中,他是唯一的總大拿。
現在,鍾義被留任了,這等大事誰不關注?
於是,被熱議。
在這熱議的背後,還隱藏著一個令人費解的疑問,那就是,一直有意換掉三朝元老的皇帝,這次為何反其道而行之呢?
事出反常必有妖。
因此,有人猜測,皇上肯定有著自己的特殊打算,至於究竟如何,還有待進一步的觀察。
繼續說鍾首輔鍾大人。
他在獲得了留任之後,次日便大擺宴席,宴請三品以上的同僚共享他的‘夕陽紅’之喜,而齊譽作為特例的受邀人,也很榮幸地參加了這場盛宴。
大紅色的喜帖很刺眼,齊大郎也只得被迫破費一些了。
不得不說,這場盛宴擺得確實熱鬧,不僅好酒好菜地招待著,還請了唱大戲的戲班子。
現場的氣氛也很好,席間觥籌交錯,大官小官都喝得東倒西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