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齊譽以六十五兩的價格賣出了《劍去》的第一卷。
至於後續的幾卷,兩人暫時未議,若是連第一卷都買虧了的話,就沒有所謂的第二卷及以後了。
對於這樁交易,雙方都無異議。
成交!
銀子也是當場付現!
在揣起了銀子之後,齊譽就迫不及待地告辭離去了。
臨行前,他還特地拜託熊大,說,一定要替自己保護好馬甲,萬不要洩露真實身份。
熊大說,對此大可放心,他言稱,自己是這個行業中最講信譽的人,職業操守方面那可是槓槓滴!
好吧,且信你一回!
歸家的途中,齊譽又專程去了一趟菜市場。
賺錢後的第一件事要做什麼?
自然是大吃一頓了。
於是,晚餐很豐盛,大魚大肉擺了一桌。
看著孩子們狼吞虎嚥的樣子,齊譽的心裡泛起了只有父親才特有的滿足感。
心情愉悅的齊譽也特地給自己倒了一小杯犒賞酒,他一邊獨飲著,一邊把售稿的經過和家人說了一遍。
六十五兩銀子?
周氏一聽就高興壞了,她急忙放下了碗筷奔去了後院,說是要給菩薩燒燒香,謝其保佑。
柳荃也很高興,不過她在默默地算了一筆賬之後,就冷下臉來了。
她說:這本書的書稿十有八九是賣虧了!
賣虧了?
依據在哪?
柳荃說,在今天上午時,她特地去給小彤購買《太史公書》,結果,僅僅半部書就花去了八百文錢,由此可見,京城裡的書籍很不便宜。
要知道,像《太史公書》這一類史書都是大批次印刷成冊的,屬於是成本上最低的那種,私版發行的書籍一定更貴,以這個作為參考的話,售價上應該不會少於一兩銀子。
也就是說,文社那邊只需賣出去一百本書,就可以收回所有成本了,再有其他多賣的,就屬於是賺的了。
很有道理,一本新書的銷量,怎麼可能只有小小的一百本呢?
齊譽自嘲般的一笑,看來自己還是不夠心細呀,光顧著調查的題材了,卻沒有去關注售價這一塊,現在吃虧了吧?
還別說,娘子就是比自己聰明,這簡單的一琢磨,她就瞧出了端倪。
不過,也沒什麼不平衡的,人家文社也是在賭,誰能保證不虧呢?
所以,用不著糾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