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試放榜以後,科舉形勢就明朗許多了。而進京趕考的舉子,也各自做著自己之後計劃。
中了正榜的人,自然是提前準備後面接踵而至的殿試,做好複習,奮力去衝擊這場終極之戰。這個機會,一生當中只有一次,必須要很好地把握住。
殿試不可以復考的!
至於落榜的人,大多都是選擇回家,不過,也有一些選擇留在京城的,提前準備下一科的再試。當然,在這期間他們也會尋些生計,比如說坐館。
副榜貢士的選擇性就相對多了,因各有不同,所以就不一一列舉了。
譚俊彥也做出了決定,他是打算回到家裡繼續寒窗苦讀,等下一科時再捲土重來。
按照他的計劃,本打算是沿途乞討一路返家的。
但是,齊譽看得於心不忍,就狠狠心借給他了十兩銀子,作為路上的盤纏。
這種方式的借錢是需要一些勇氣的。
幾乎可以預見,這筆錢奉還的機率非常的小,但是,齊譽還是這麼做了。
其實,譚俊彥的心裡也很清楚,二人不過是萍水相逢,又非親非故,現在人家願意伸手相幫,已經算是很菩薩了。
齊譽:菩薩也快自身難保了……
譚俊彥感動之下,指天發誓說:少丞放心,這筆錢一定會還的!
好吧!
齊譽嘴裡雖然應著,但心裡確實沒把這事當回事。
彼此相隔幾千里路,他若真不來還,你還跑到廣東府找他要去?
之所以選擇幫他,主要還是感覺他人不錯,值得自己伸出援手。
對於齊譽來說,此舉是情感方面戰勝了理智,並不是什麼真正的菩薩心腸。
無論怎麼說,做好事沒有壞處!
自己不是常掛在嘴邊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嗎?
這一回,就權當是為子孫積德好了。
……
自譚俊彥離開後,齊譽就再次捧起了書本,繼續地熬夜苦讀。
是的,自己目前是正榜貢士,是有資格參加殿試的。
按禮部公佈出來的訊息,殿試的時間定在了三月二十八,算一算,還有半個多月的樣子。
可能有人要問了。
為什麼殿試和會試的時間捱得如此的近呢?
嗯,朝廷之所以這麼安排,也是另有原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