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親戚們們離去後,家裡面又恢復了平靜。
柳荃繼續相夫教女,周氏則是帶著孫子遛彎,而齊譽也開始靜下心來,捧起了久違的書本。
家裡很平靜,也很安靜。
但外面卻是風雲湧動,一片譁然。
最近,拜帝教又一次站在了風口浪尖之上,成為了熱議的焦點。
首先是官府方面,他們印刷傳單,張貼布告,宣傳著拜帝教的種種罪行。
府學的學子們也不敢落後,他們群情激憤,口誅筆伐,一副愛國情深的模樣。
至於齊譽的那篇《討拜帝教匪檄》,更成了一時流傳的經典。至於原因,府學要求學子們背誦全文呀,不會背會被先生點名批評的。
據說,一些高才人士還將那篇檄文改成了:詩經版、樂府版、甚至還有魏晉之風版。
老百姓們就納悶了,這些文人天天在磨嘰什麼哪,一臉忿然,就跟死了親爹似的。後來才弄清楚了緣由,哦,原來是那邪教侮辱了文聖孔夫子。
對於藐視孔聖,百姓們也同感憤慨。
是的,聖人在他們的心目當中,幾近於神的存在,絕對不可褻瀆。
可不要小看民意,萬涓成河,老百姓們一人一口唾沫星子,也能形成疊疊巨浪。
齊譽認為,偌拜帝教失去了群眾基礎,那就成為了無根之木,嗝屁只是時間問題。
此外,官府也開始正式徵徭役了。
各級衙門都張貼出了徵役佈告,抽調男丁,大修長城。
又是一片譁然……
老百姓們剛開始時還很恐懼、很牴觸,但是,府衙的工作做得很好,他們悉心解釋著其中的細節和疑問,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百姓們的緊張。
似乎,這一次修長城,並沒有傳言中說得那麼可怕。
嗯,確實有很大不同。
首先是抽調的人數,並沒有之前謠傳中的那麼多,而且,徭役的總體時間拉得比較漫長,而役工在服役期間也有適當輪休。
其次還有待遇方面,這次修長城國家是付錢的,並不是無償地使用人力,據說連吃的和住的都提前做好了安排,保證不會出現飢不果腹和病無所醫的情況。
當然,若不想服徭役,你也是花錢可以來贖的,至於多少銀子一個人,那就要看地方官的心黑不黑了。
總得來說,這些優待全都是皇恩浩蕩!
已經很不錯了。
現在處於是盛世,國庫有錢,所以才顯得那麼大方和人性。
齊譽同樣也認為今上是個好皇帝,他重視民生,不過度地透支人力,這一點非常難得。
尤其是,他拉長了整個工程的時間,不急於求成,非常睿智。同是一項浩大的工程,一年完成和十年完成,絕對是兩種不同的概念,付出的代價也不一樣。
除了修長城之外,還有一條很大的新聞。
抗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