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蘭獎的評委組很講究,除了主席之外,剩下的四位評委分別是一個導演、一個編劇、一個男演員和一個女演員。
大家站在各自的角度討論一部劇的優劣得失,頭腦風暴之下,許臻感到很有收穫。
就比方說剛剛即興表演的那段戲,就讓他更真切地明白了什麼叫表演的“層次”。
在許臻看來,所謂層次,就是要隨著劇情的發展,有步驟、有計劃的揭示角色內心的波動,讓觀眾清晰地理解人物當下的心態,從而產生共情。
一股腦演得太複雜,只會讓觀眾一頭霧水,不明白人物到底在想什麼。
一部電視劇看完,評委們又繼續看起了下一部。
讓許臻感覺很有趣的是,上一屆沒能獲得視帝提名的黃志信,這一次捲土重來,再次攜新劇入圍了十部終審作品。
而且,他還特意去苦練了普通話,在劇中用了自己的原聲。
精神十分可嘉。
然而實話實說,許臻沒有公報私仇的意思,只不過,黃志信的表現在一眾高手之中,實在算不得是上乘。
能入圍玉蘭獎的終審,質量肯定是過關的,但也就僅止於此了,甚至還不如去年沒獲提名的那部《空山暮雨》。
“黃志信這段演得也太刻意了,”高縝眉頭微蹙,道,“還不如前幾年的表現好。”
沈紅梅也難得地附和了一聲,道:“他最近路子有點走歪了,別人說他的爆發力強,他就一味去爆發,看起來跟神經病一樣,特別油膩。”
許臻這時候接話道:“其實我倒感覺他演得還行。”
“表情、動作都沒有太大問題,就是臺詞稍差了些,太咬牙切齒了。”
“要是搞個配音的話就會好很多。”
說著,他拿起手邊的遙控器,點選了靜音,就著黃志信的表演,給他配音道:“呵,都走到這一步了,你覺得自己還能置身事外?”
不同於原版的嘶吼,許臻的聲音低沉而平靜,帶著三分嗤笑。
這時候,螢幕中的黃志信忽然從椅子上站了起來,死死瞪著面前的一個年輕人,面目猙獰地笑道:“哈哈哈哈哈……”
許臻刻意壓低了聲線,笑意中帶著粗糙的沙啞感,道:“我告訴你,誰也別想逃。”
“我完了,下一個就是你!”
“……”
簡單配了一段音,許臻又取消了靜音,將遙控器放回了高縝手邊,笑道:“看,要是搞個配音,其實他演得還是挺不錯的。”
高縝愣愣地看著面前的許臻,回想起剛剛的那段配音,不由得打了個哆嗦。
這……竟有點看不懂你到底是在誇他還是損他……
算了,總而言之這姓黃的不行,劃掉劃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