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務必10分鐘之後再看!!!)
瞧見滿屋子的人樂得前仰後合、捶胸頓足,許臻一呆,頓時反應過來自己說錯話了。
他連忙把手中的檔案又往後翻了翻,然後發現第二頁上寫著:
戰長沙,近代革命題材。
上世紀三十年代末,武漢淪陷,長沙危在旦夕……
許臻:“……”
啊!原來是這個“戰長沙”!
抗戰中長沙保衛戰的那個“戰長沙”!
不小心鬧了個大烏龍,許臻羞愧地捂住了臉。
潛意識這個東西太害人了,“關公戰長沙”發生在荊州之戰期間,許臻作為《三國》中周瑜的飾演者,對這個典故實在是太過熟悉,以至於一聽到“戰長沙”,下意識的反應就是南郡之戰失利,死戰之後被諸葛亮派趙雲奪了城池……
好吧,就是開會的時候走神了。
“咳……”
會議桌上手位的蔡實踐清了清嗓子,打斷了眾人的鬨笑聲,對許臻道:“這幾個本子有空你看看,如果沒有中意的咱們也可以繼續挑。”
“這部劇預計明年年初開機,時間還是比較寬裕的,咱們下個月中旬左右能敲定本子方案就行。”
許臻聞言點了點頭,尬笑著將手邊的幾份檔案收了起來。
緊接著,會議繼續進行,蔡實踐對公司下一階段的工作進行了逐一部署。
“琅琊閣”畢竟是一家剛成立不久的小公司,體量有限,不比華影、環娛這種大公司能同時上馬很多專案。
他們今年有計劃的就只有兩部作品:一是由宋彧、謝彥君主演的現代醫學題材電視劇《仁醫》,二是與華影傳媒聯合拍攝的電影《失孤》。
兩部作品的成本都不高,主要是想在《琅琊榜》之後穩一手,保證公司的良性運轉,等到第二年的時候再繼續發力。
這也是蔡實踐所規劃的近期整體工作節奏。
除此之外,公司還參與投資了一些其他公司籌拍的作品,不過這些運營方面的事情就不是許臻需要操心的了。
當天散了會之後,他將蔡實踐在會上給他的那些檔案拿了回去,打算安安靜靜地好好看一看。
首先翻開的便是在會上提起的那部《戰長沙》。
然而讓許臻沒想到的是,他還沒來得及讀檔案中的內容,就被扉頁上的一行題記吸引了眼球:
若道中華國果亡,除非湖南人死盡。
——他知道,這句話出自民國才子楊度的《湖南少年歌》。
短短十四個字裡蘊藏的慷慨與決絕,令許臻不由得大受震撼。
這樣的詩句配上“戰長沙”這個短促有力的題目,還沒看到故事,就讓人對這部作品充滿了期待。
許臻猜測,這大概並不是個傳統意義上的抗戰故事,而是會更多地站在一些普通民眾的視角,講述國難背景下百姓的流離失所與誓死衛國。
結果果不其然。
——《戰長沙》是一部小人物視角下的戰爭故事。
它的主人公是長沙城中一戶姓“胡”的人家,在那段時期先後經歷了長沙大火、長沙保衛戰、湘潭保衛戰等一系列慘烈事件,以小見大地展示了戰爭的傷痛與殘酷。
檔案中的簡單表述無法滿足許臻的好奇心,他立即去向蔡實踐要來了《戰長沙》的原著,認認真真地翻閱了起來。
然後這一看,就一口氣看到了頭。
當天晚上九點多,許臻合上書卷,扭頭看著窗外平靜的月色,神情怔然出神。
實話實說,如果從精彩程度上來講,這部的技巧性並不算太強,結構略顯散亂。
但是許臻看完這個故事,卻不由自主地回憶起了梁敏英老師曾經對自己說過的一句話:
三流演員演情節、二流演員演情緒、一流演員演情懷。
——而《戰長沙》,就是一個有情懷的故事。
胡家大爺爺說胡家人不參軍,而一轉頭,眾人面對的是滿滿一祠堂的靈牌,滿門男丁幾乎死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