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著,忍不住想到付欣爹孃當初也是捕撈劍魚的好手,每次出海的收穫都能比別人多,若不是不幸遇到意外,付家沒落了,哪裡還有現在村長傢什麼事啊。
老於能有如今的手藝,當初也受了付欣爹孃許多指點,這也是他願意手把手親自教付欣的原因。
事實證明,他的選擇沒錯。
若沒有付欣的運氣,他哪裡能第一次下海就捕撈到四條劍魚!
漁村的規矩,每一次出海捕撈,無論有沒有收穫,下海的次數都不能超過三次。
這規矩,不知道是什麼時候出現的,也不知道是怎麼出現的。
反正不守規矩的人,要麼已經死了,要麼失去了被海神認可的資格,沒有一個善終。
漁村先祖們用血的教訓為後輩們嘗試過了不守規矩的厲害性,口口相傳,現如今的漁村,再也沒誰敢挑戰規矩的威信。
每次出海,下海不超過三次,剛才就是付欣和老於的第一次下海。
付欣看著氣囊裡的劍魚,一雙眼睛亮晶晶的,就像是在看金元寶一樣,只覺得劍魚們是無比可愛,就連它們遊動的姿勢都是閃爍著金光。
現在的問題是,氣囊被帶上來後,就不能再拿下去了,需得換一個新的氣囊再下去,但是原先氣囊裡的劍魚需得人守著,若不然很可能被偷拿。
絕對的利益面前,便是同村的村民也是不可信的。
所以每次出海,村民們都會提前結伴,最少兩人,確保有了收穫之後,能夠留一人在岸上看守氣囊,另外一人繼續下海捕撈,等時間到了,再換另一個人下海去。
老於和付欣商量,道:“要不我先在岸邊看著,你繼續下海去熟悉熟悉。出來一趟不容易,你又是第一次來,抓緊時間多熟悉一下,將來再和別人組隊時,也不慌。”
付欣稍顯猶豫。
主要是她覺得自己已經佔了老於太多的便宜,時間有限,將第二次下海的時間讓給她,老於就只能減少下海的次數,收穫可能減少。
雖然下海並不意味著就一定能有收穫,但是不下海,肯定是沒有的。
林湘湘見他們相互推讓,便開口道:“你們去吧,氣囊給我,我給你們看著。”
付欣詫異問道:“林姐姐不去了嗎?”
林湘湘道:“我跟著來就是看個熱鬧,如今已經親手抓了一條劍魚,便不去了。你們和我不一樣,你們需要劍魚養家,你們去吧,我在岸邊給你們看著。”
聽她這麼說,老於和付欣也不再推辭。
老於直接將氣囊解下交給林湘湘,說了一句:“多謝。”
然後帶著付欣第二次下海,抓緊時間捕撈更多的劍魚。
可惜,他們的運氣似乎是用盡了。
第二次下海,雖然付欣已經能夠完整去除包衣,卻再也沒有遇到一條劍魚。
付欣和老於並不氣餒和灰心。
好歹他們已經捕撈到四條劍魚,和他們一同出海的村民們,接連兩次下海,一條沒撈到的大有人在。
捕撈劍魚本就是一件運氣成分佔大頭的事情,若不然,劍魚也不會如此珍貴。
由此想見,當初付欣能夠從老於家裡換一條品相不好、已經死了的劍魚給林湘湘炸小魚乾,是一件多麼難得的事情。
俗話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萬事萬物皆有因緣關係。
正因為有老於當初願意換劍魚給付欣,付欣才能炸小魚乾給林湘湘吃,林湘湘才會對劍魚產生興趣,然後出資租船一同出海……以自身的身份優勢,給老於和付欣第一次下海就捕撈到四條劍魚的運氣。
很快,就到了返航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