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劉太風、楊興海兩人傳訊各自家族盡起兩國之兵,迅速攻向仙朝中央五州、攻向皇室,也同樣邀請了梁昭煌,請梁家率領越國之兵一起發動攻擊,以求儘快摧毀仙朝中央、人皇根基。
梁瑞堅這邊也收到了齊國劉家、吳國楊家發來的傳訊邀請。
檢視過各方情報之後,梁瑞堅迅速傳下命令去,改變了原本率軍北上攻打廣州的打算。
他直接傳令在鯤鵬城駐守的小姑梁昭熔,率領軍隊向著西面藤州、夔州等妖國北境六州發起進攻。
而梁瑞堅則是率領大軍,同樣由北上改為西進,直接向著寧州發起進攻。
原妖國北境,藤州、夔州等六州之地,以及寧州,都是‘錦帛’姜家拿下,立國蜀國之地。
但如今,既然姜家仙階老祖姜錦禾選擇了投靠人皇,向梁昭煌出手,結果卻被梁昭煌誅殺之後,這姜家的蜀國自然也就沒有繼續存在的必要了。
而且,沒有了仙階老祖相護,蜀國無疑也是如今六家六國之中最容易拿下的。
梁瑞堅自然是選擇先易後難,拿下蜀國之地,一統仙朝南境,將自身壯大起來,到時候在北上一統中原,豈不是更容易。
夔州、藤州那邊自是不用說,那六州之地本是仙朝中央扶持的‘五陵郡望’進階世家門閥,掌控之州。
在‘錦帛’姜家攻打那六州之地,建立蜀國之時,就已經將其中‘五陵郡望’世家等,忠於仙朝中央、皇室的門閥家族都掃蕩一遍了,其中大半被姜家覆滅,小半直接投降。
而今,在這六州之中的門閥家族,不是投降姜家的牆頭草,就是姜家新扶持起來的門閥家族,立足當地、發展不過數年,都是實力有限,遠不是有著‘雲霄小世界’,以及仙階‘鳳凰法相’支援的梁家子弟率領的越國大軍對手。
在小妹梁昭熔率領大軍攻入六州之時,那些門閥家族一開始還寄希望於姜家來援。
但後來便發現,姜家的隊伍非但沒有之源之意,反而都在陸續退縮、向著益州老家撤退而去,直接將這六州之地放棄了。
如此情況下,甚至都沒用梁家率領的越國大軍動手,那些此前投降蜀國的牆頭草,就已經先行動手,向著那些姜家扶持起來的門閥家族發動進攻,以作投名狀,直接又向梁家、向越國投降了。
小妹梁昭熔率領的越國大軍,進入六州之地,幾乎沒有經歷過什麼像樣的戰鬥,有如軍事遊行一般,便拿下了一州又一州。
所到之處,真個是‘簞食壺漿,以迎王師’。
梁昭熔那邊,一路順利拿下六州之地,梁瑞堅這邊也率領著雲舟、飛舟大軍,攻入寧州之地,同時將梁李青率領的越州海軍留在交州海域,既是鎮壓交州的門閥家族,也是防備廣州方向的反攻。
雖然說,如今的形勢之下,能生存下來的世家、門閥家族,基本都是牆頭草,廣州滕家應該也看得清局勢,不會貿然行動,但總要做些防備。
寧州之地,對於梁家來說,事實上頗有些不同意義。
梁家崛起的根基,最初的基石,最為重要的‘五氣蓮華經’傳承,就是當初梁昭煌與老族長梁學炎在這寧州一處隱蔽洞府之中尋到的。
也正是有了‘五氣蓮華經’的築基傳承,梁昭煌才能成功進階築基期,然後帶領家族進階縣豪,加入仙朝九品中正的體制之中,也才有了後面梁家一步步的崛起,走到今日。
可以說,寧州是梁家崛起之路開啟的地方。
梁瑞堅雖然當時沒有一起前來寧州,但當時也已經出生,甚至踏上了修行之路,對於這一段家族歷史也是十分清楚。
此番,他率領大軍進入寧州之中,甚至還順路前去梁昭煌、以及老族長當初獲取‘五氣蓮華經’的地方看了看。
數百年過去,或許是自然變化、或是戰爭鬥法造成的影響,當地地形都發生了一些變化,河流已經斷流,不過地下暗河還在,梁瑞堅甚至還在其中看到了‘五色錦鯉’的蹤影。
在此憑弔一番,梁瑞堅率領大軍直奔寧州城。
一如前面交州胡家,寧州木家同樣不是什麼忠貞義士的家族,能夠傳承數千年,自有其一套生存理念,在面對無可抵擋的強敵之時,‘枯榮木’木家同樣沒有進行什麼抵抗,直接率領著寧州的門閥家族向梁家、向越國投降了。
尤其是在姜家如今全面收縮力量,姜家子弟、修士,都撤回了益州之地,寧州木家這裡投降起來更是沒有絲毫壓力、阻力。
也是因此,梁瑞堅方才還有時間,前往家族崛起之路開啟的地方去遊覽一番。
拿下寧州城,讓‘枯榮木’木家率領寧州門閥家族,配合梁家穩定地方、改造‘靈鼎大陣’,把寧州的人道氣運匯入越州國運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