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六十年中,各郡縣之中的門閥家族,多有在自家郡縣之中修建道路、水利,如今梁家不過是將這些郡縣之中的道路、水利等聯絡起來,既能加強聯絡、增強自家對於琉州各地郡縣的掌控,也能梳理一番琉州的地氣、水脈,進一步加強梁家對於琉州的廖家、掌控,可謂是一舉多得。
更多的想法,梁昭煌心中也有一些,比如是否學習皇室,在地方郡縣之中設定‘修行學校’等。
只不過這樣的想法也只能暫時放在心中,無法實施。
梁家是世家門閥,如今是享受著九品中正制、以及地方封建的好處,所謂‘屁股決定腦袋’,梁家坐在這個位置,有時候即便是明知一些政策、方法是好的,卻也只能反對、壓制。
否則,梁家就是自絕於仙朝世家之外,自絕於仙朝眾多門閥家族之外。
仙朝眾多的郡望、縣豪門閥,看似都在各州世家以及仙朝中央、皇室的統治之下,實力、地位有限。
仙朝中央、皇室能夠對這些郡望、縣豪門閥升品、降品,掌握前程。
各州世家也能拿下郡望門閥掌握的郡守之位,予取予奪。
但事實上,仙朝之中皇室、王族有數,世家門閥最多也不過是十數家,而郡望門閥卻是過千家,縣豪門閥更是有萬數之上,他們才是真正組成大晉仙朝的根基。
若是說大晉仙朝是一株參天大樹,這些郡望、縣豪門閥才是大樹最為重要的根系。
而‘修行學校’的制度,事實上對於高層的勢力來說,影響最小,反而是對於底層的勢力影響更大。
仙朝中央、皇室,能用‘縣學—國子監’的體系,將天下英才納入掌中。
如梁家這樣的世家門閥,自然也能設立‘修行學校’,將一州的人才納入掌中。
這樣的制度,對於皇室影響很小,對於他們世家門閥自然也沒有多少壞處。
真正受影響的反而是那些郡望、縣豪門閥,會衝擊他們對於地方郡縣的掌控,衝擊他們在地方獲取的利益、家族的成長、族人的修行。
而偏偏這些郡望、縣豪門閥才是維持大晉仙朝的重要根系。
皇室、乃至世家門閥,針對一兩個、甚至是數十、上百個郡望、縣豪門閥,其餘的家族感受不到切身之痛,或許還不會理會。
但是,若是真的在一州之地、甚或是整個仙朝之中強行實施‘修行學校’制度,那將是侵害所有郡望、縣豪門閥的利益,必定會遭受整個郡望、縣豪門閥階層的反噬。
到時候,所有的郡望、縣豪門閥在地方作亂,一州、乃至整個仙朝的人道不說都崩潰,至少也是折損大半。
如此後果,如梁家這樣的世家門閥無法承受,仙朝中央、皇室、乃至人皇也同樣無力承受。
也正是如此,雖然仙朝皇室已經足夠強悍,人皇更是仙階存在,卻也不敢強行在整個仙朝所有州郡、縣中推廣‘縣學國子監’制度,而只是在自家掌控的中央五州之中推行縣學、郡學與州學。
仙朝中央、皇室、人皇忌憚的不是各州的世家門閥,而是這些組成地方基礎、掌握地方權力、利益、以及人道的郡望、縣豪門閥。
這些地方郡縣的郡望、縣豪門閥,看似只是一盤散沙,實力有限,但他們偏偏是組成大晉仙朝的根基,一旦動搖,便是人皇都難以支撐。
也是因此,‘長風’劉家雖然已經聯絡了近十家世家門閥,佔了仙朝之中如今世家門閥的過半之數,決定聯名上書重設三省;但是,劉家依舊需要製造輿論,掀起風評,為這番聯名上書、重設三省造勢,為的就是鼓動起仙朝之中這些看似一盤散沙、實則是根基所在的地方郡望、縣豪門閥。
他們很清楚,過半的世家門閥不一定能夠讓仙朝中央、皇室、人皇屈服,但是一旦鼓動起仙朝之中過半的郡望、縣豪門閥,絕對能夠讓皇室、人皇屈服、退讓。
而仙朝各州世家門閥,之所以能夠與仙朝中央、皇室爭鋒幾分,三分靠著自家實力,七分卻是靠著各州世家對於本州之中郡望、縣豪門閥的掌控。
梁昭煌也是越往高處走,方才越發明白,大晉仙朝傳承九千多年,九品中正制的牢固不可破是有其根本原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