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在豫州遊歷,耽擱了不少時間,距離冀州博陵郡‘紫陽’崔家的元嬰宴並無多少時日,所以梁昭煌後面也沒有再慢慢遊歷兗州以及冀州,而是直奔博陵郡而去。
至於這兩州之地,完全可以等後面慢慢遊歷。
‘紫陽’崔家,同樣是四品郡望門閥,不同於‘玉劍’陳家子弟都在皇室統領的軍隊中,崔家的子弟多是擔任皇室內官,與皇室的關係同樣十分緊密。
崔家的元嬰宴,舉辦的並無多少不同,不過整個過程中諸般禮樂、禮儀、儀仗、程式等等,比之‘玉劍’陳家又顯繁瑣、莊重一些。
‘玉劍’陳家的元嬰宴,從各方面來說,‘繁文縟節’等就已經超過樑昭煌以前經歷過的幾次元嬰宴了。
而‘紫陽’崔家則是更甚。
這應該是與這些‘五陵郡望’,數千年來服務於皇室,養成的諸般禮儀、禮節等習慣有關。
尤其是,‘紫陽’崔家多是擔任皇室內官,更是最為注重這些禮樂、儀禮等。
這些在崔家的元嬰宴上,表現的淋漓盡致。
梁昭煌對於這些並無多少意見,只將自身所見記錄下來,算是充實自家資料庫,至少從中能夠看出一些‘五陵郡望’門閥的性情、習慣等,以後梁家與這些門閥家族的交往,也可做些參照。
至於宴席之上諸般靈膳,與‘玉劍’也無多大差別,最多陳家更為粗獷一些,崔家更為細緻一些;陳家提供的靈釀多是烈酒,而崔家提供的靈釀多是甜酒等。
也都是與兩家出身、所處環境等不同有關。
‘玉劍’陳家多在軍隊,征戰沙場,習慣了粗野靈膳與烈酒;而‘紫陽’崔家,多在皇室之中擔任內官,講究的是‘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元嬰宴上準備的各種靈膳自然也都是這樣的標準。
諸般靈麥所做麵食靈膳,多有雕刻精美之象,甚至有藝術之美感。
梁昭煌比對著兩家宴席靈膳,考量著兩家出身、環境等,卻也是別有一番收穫。
宴席之後,‘紫陽’崔家的元嬰真君登臺講道。
崔家修行的傳承是少有的‘陰陽之道’中的老陽之道,崔家真君講道,講的自然也是老陽之道。
雖然說,與梁昭煌所修五行之道不同,但是到了他們這個等階、修為,諸般大道也都能作為觸類旁通的參考,別有所得。
更何況,五行之中也分陰陽,梁家的‘五氣蓮華經’傳承,在築基期就需要分別收集陰陽五行之氣,以蘊養、提升天賦靈術;而到了金丹期,又有陰陽五行等雷珠的祭煉等等;到了元嬰宴,修行、感悟五行大道法則之力,同樣要感悟、運轉其中陰陽。
而偏偏,修行界中修行陰陽之道傳承的勢力、修士都是少數。
梁昭煌這次碰上一個修行‘老陽之道’的‘紫陽’崔家真君講道,他自然是不會放過機會,仔細聆聽其講道,對比自身修行、感悟,所得匪淺。
同時,他也將對方講道內容記錄下來,帶回去後也都可以作為家族子弟參悟、修行的參考資料。
崔家的元嬰宴,持續了三天。
元嬰宴結束後,梁昭煌並沒有急著離開,他和一些世家門閥的元嬰真君一起留下,與崔家真君論道。
因為修行陰陽之道傳承的稀少,不止是梁昭煌對此感興趣,有許多世家門閥的元嬰真君都頗有興趣,所以願意與崔家真君論道。
而崔家真君自然也是樂意如此,這不僅有利於他的修行,能夠讓他或許許多在元嬰境上修行的經驗、指引,更是有利於‘紫陽’崔家的發展。
畢竟,‘紫陽’崔家雖說是與皇室繫結很深,後面即便是晉升了世家門閥,必然也要受到皇室掌控一二,但是能夠與仙朝之中各方世家門閥交好,對於崔家也是多有好處的。
這一場論道,持續了有近月,參與著各有所得。
到後來,甚至吸引更多各方真君前來參加,發展成一場盛事,於‘紫陽’崔家也是一次揚名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