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昭煌此時見到的天地大道,卻是一片光海,他推斷應該是與他修行的五色佛光有關。
無盡光海中有萬千顏色,便是天地間的萬千大道,修士衝擊元嬰境,便需要在這萬千大道之中感應、尋到自己一直以來修行的大道,然後烙印本源、熔鍊其中、掌握法則之力。
一般的修士若無準備,真如大海撈針一般,根本感應不到、尋不到自己修行的大道,則直接倒在‘通天劫’下,輕則突破元嬰境失敗、後面還有重來的機會,重則直接被這天地萬千大道法則吞沒、反噬,身死當場,連重來的機會都沒有。
當然,對於梁昭煌來說,他沒有這樣的顧慮、危險。
無論是四階‘五行精粹’中蘊含的五行法則之力,還是鳳凰血脈‘五德之火’中蘊含的五行法則之力,又或者是大神通‘五行大手印’中衍化的五行法則之力,都能讓他在這無盡光海、萬千顏色之中感應、尋找到的屬於五行法則的‘五色光’。
甚至,梁昭煌也是到這時候才發現,他修成的五色佛光,對於無盡光海中五行法則的感應、指引更強,超乎五行精粹、鳳凰血脈中五行法則之力的指引。
心中有些驚喜,梁昭煌的意識在這些感應、指引之下,迅速鎖定代表五行法則的‘五色光’,撲入其中。
下一刻,四周天地萬千顏色光海都已經消失,梁昭煌所見、所感應的都是五色光,眼前彷彿是一片五色光海,浩瀚無疆!
有洶湧的五色光如滔天巨浪衝擊而來,要將他吞沒、消化。
通天劫後是道化劫。
梁昭煌感應、尋找到五行法則之力,在烙印、熔鍊其中本源,掌握五行法則之力的過程中,他必須抵擋住五行法則的反噬、衝擊,不至於被吞沒其中,道化天地。
梁昭煌此時的感覺,就像是乘著一艘孤帆,在一片狂風駭浪的五色海洋中航行。
不僅如此,四周的五色海水,還有著巨大的侵蝕力,在不斷地侵蝕、消化著他所乘的孤帆,要將他徹底吞沒、消化在這片五色光海之中。
所幸,梁昭煌發現自己也不是全無抵抗力。
在他的身周,有著三層防護。
一層五色瑩光如玉,是四階‘五行精粹’的效果,其果然有著部分抵擋‘道化劫’的效果。
第二層是五色火焰熊熊燃燒,則是他煉化的鳳凰血脈,抵禦道化的效果比之四階‘五行精粹’更強;同時這些五色火焰也在慢慢的吞噬、熔鍊四周五色光海,提升、蘊養五色火焰,其中鳳凰之影在這吞噬、熔鍊之中漸漸清晰、靈動起來。
不過,梁昭煌發現,最強的還是環繞在其周身的第三層防護,那是大片的五色佛光。
這些五色佛光守護在其周身,抵禦著四周五色光海的侵蝕,不但效果更好,甚至還會反向侵染四周的五色光海,相助梁昭煌烙印、熔鍊、掌握其中五行法則之力。
此外,在這五色光海的本源之中,梁昭煌諸般神通、甚至是法寶都能在動念之間顯化、凝聚,助他抵禦、煉化四周五色光海,掌握五行法則的本源之力。
形勢一片大好,梁昭煌抓緊時機烙印、熔鍊著四周的五色光海,掌握著更多的五行法則本源。
元嬰境的修行,更多都是修士對於所掌握的法則之力的感悟、增長,以求不斷提升對於天地間法則之力的掌握深度、廣度,而這掌握程度也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元嬰真君的實力、戰力。
而即便是元嬰真君,能夠最直接接觸所修行、感悟、掌握的法則之力本源,也唯有這突破的時候,神通於天道、直入法則之力本源,這時候熔鍊、掌握法則之力的效果最佳、進度最快。
當其突破元嬰境之後,以後的修行,通常都是透過這次留下的烙印,去間接感應、感悟法則之力的本源,則效果就要差上許多,消耗的時間、精力也會更多。
所以對於底蘊深厚、追求更高的修士來說,在這突破元嬰境,神通於天道、抵禦道化劫時猶有餘力者,都會抓緊時機加深烙印,熔鍊、掌握更多的法則之力。
這時候熔鍊、掌握的法則之力更多,能夠讓他們在突破元嬰境後的起點更高,實力更強,追上一些修行日久的老牌元嬰真君,大大節省後面修行的時間與精力。
但是同樣,這也是十分危險的行為。
因為修士這時候在法則本源之中烙印越深,熔鍊、掌握的法則之力越多,則承受的法則之力反噬就越大,越有可能翻船,本來還能夠度過的道化劫,就有可能直接栽在其中,道化天地。
這是一個極其危險的平衡問題,每個修士只能自己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