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吳老的話,梁昭煌兩人都是看向他,有些迷惑。
吳老一笑,也沒有賣關子,直接取出一本金冊遞過來道:“二位且看一看,這能否讓你們高興?”
梁昭煌接過金冊翻看起來,卻發現其中內容正是他此前所寫‘戰報’,以及提出的對於各家縣豪功過賞罰的意見請示。
五日前,他將這戰報奏章交給縣令謝文蘊。
這五天來,各家縣豪也是多有走動縣令關係,想要在這‘戰報奏章’之中稍作一些交易的。
為此,縣令帶來的一些家人,這幾日都基本被各家縣豪請遍了。
梁家的‘膳德樓’也是日日被包場,難得的生意爆火。
只不過,據梁昭煌所知,梁家所得的訊息,雖然各家縣豪門閥多有走動、交易的,但是縣令這邊對於各家縣豪所求,都還沒有什麼回應。
縣令白天剛在縣衙校場上截了各家縣豪選好的人,都收入縣學之中,可謂是給了各家縣豪大大一棒子。
而此時,天剛入暮,縣令家人就送來了這‘戰報奏章’,說是送上‘高興’,在梁昭煌看來,卻是送上一棗啊。
打一棒,給一棗!
平衡之道。
梁昭煌不由抬頭,看向吳老問道:“吳老,冒昧問一句,您這‘高興’,莫不是每一家都有送?”
聽梁昭煌的話,吳老也不隱瞞,笑嘻嘻點頭道:“昭煌老弟聰慧,既然是高興之事,自然是獨樂樂不如眾樂樂。”
“肯定是要各家同慶的。”
梁昭煌瞭然的點了點頭,果然,白天時縣令給了各家縣豪一記重擊,此時送來的無疑就是補償,從各家縣豪都十分關心、為此活動、交易數天的剿魔戰報、請功之上給與各家補償。
梁昭煌繼續翻看這本金冊‘戰報奏章’,發現與自己上呈給縣令謝文蘊的‘戰報奏章’大體相同,但也有些差異。
就像白天時,在縣衙校場檢閱、賞功時,那縣衙功曹所述‘戰報’一樣,稍有誇大。
戰報有了誇大,後面的請功自然也就有了更多提升。
梁昭煌看到後面對於梁家的‘功賞’,果然比他當時自己提報的要提高了五成之多。
只這五成的提高,對於梁家來說就是巨大的收穫,能夠帶給梁家的底蘊、利益增長,是他們根本無法拒絕的。
不過在這本金冊之中,只有梁家自家的‘功賞’請示,並沒有其他幾家縣豪的,顯然是對於各家功賞保密,各家只能看到自家所得‘補償’,也有些各個擊破的意思。
畢竟,廬東縣七家縣豪,縣令在戰功之上各有補償。
若是有的家族接受、有的家族沒接受,自然就會在各家縣豪之間再次埋下分裂。
除非七家縣豪能夠相互通氣,統一進退。
且不說如此幾家縣豪能否做到,便是縣令謝文蘊恐怕也不會給他們機會。
果然,便聽吳老繼續說道:“這戰報奏章,我們少爺已經列好,明日一早,就會將這戰報奏章上呈郡中,直達朝廷。”
“對於朝廷透過這其中賞功,我們少爺還是很有把我的。”
吳老如此說,梁昭煌他們卻是相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