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梁昭煌心中在某個瞬間還閃過一個有些陰暗的念頭:
沒有滅盡‘血神子’,以至於部分‘血神子’遁入東海,究竟是三位元嬰真君真的力有不逮,還是其中有人有意無意的算計東海呢?
有心無心,外人難斷,只能看後續發展變化了。
看看究竟最後誰人得利,誰人遭災。
說過‘血海魔君’之事,縣令也沒再說其他,而是轉回公事來。
梁昭煌當即將自己這幾天寫好的戰報奏章、以及對於‘剿魔隊伍’中散修、寒門子弟的‘功過賞罰’方案奉上。
縣令謝文蘊接過戰報奏章、與賞罰方案。
對於那‘戰報奏章’,他只是翻看了一遍,便直接放下。
顯然縣令對此並不算上心,畢竟這其中主要是為幾家縣豪門閥請功,縣令謝文蘊能夠從中得些利益,但並不會太多、也不佔大頭。
而且這份‘戰報奏章’目前也只算是初稿,後面還會有些暗中的交鋒以及利益交換,結束之後,縣令謝文蘊這邊才會將這‘戰報’確定。
到時候是直接上呈郡中、朝廷,還是打回讓梁昭煌重新寫一份,只看暗地裡的交鋒與交易情況了。
梁昭煌對此沒有什麼辦法,他所能做的就是盡力保證自家的利益罷了。
相比於事關各家縣豪門閥利益的‘戰報奏章’,縣令謝文蘊此時更為關注的卻是那散修、寒門子弟的賞罰方案。
他仔細檢視著梁昭煌制定的賞罰方案,面上看不出什麼變化。
半晌之後,縣令方才放下‘賞罰方案’,也沒有說什麼意見。
而是向著梁昭煌詢問起有關那支‘剿魔隊伍’的情況來,剿殺鬼物、魔修之中的表現,戰力如何,以及如今迴歸縣城之後的安排。
顯得對於這支‘剿魔隊伍’極為關注。
梁昭煌都一一詳細說了。
最後,縣令謝文蘊方才微微點頭,吩咐道:“梁縣尉,這支隊伍不要解散,且先放在縣尉司訓練著。”
“消耗的資源,由我縣衙這邊出。”
“五天後,我會去檢閱這支隊伍,到時宣佈對他們的賞賜、安排。”
梁昭煌雖然不明白縣令謝文蘊的目的,但也只能躬身應是。
隨後,沒有其它事務,梁昭煌告退,離了縣衙返回縣尉司。
同時心中思索著縣令謝文蘊的安排,考慮著自己與梁家應該如何行動。
很顯然,從一開始縣令謝文蘊就有掌握這支‘剿魔隊伍’的意思,而如今確定賞罰,更是意圖明顯。
只是,梁昭煌不知道縣令謝文蘊究竟想要掌握這支‘剿魔隊伍’的目的是什麼,因此也一時有些難以確定自己及梁家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