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再看手上幾張拜帖,卻覺得有些心寒,不知其中又有多少算計?
“從來官場如戰場!”大哥梁昭鈞面色有些凝重,沉聲說道:“看來是有人見不得我們梁家最近的紅火。”
“福禍無門,惟人自召。”梁昭煌沉吟說道,“大哥,恐怕家族最近有些‘紅火’過了。”
梁昭煌最近都是帶人在外剿魔、救援,對於家族的情況還真沒有具體瞭解。
但是隻從大哥梁昭鈞這樣精明的人,都開始犯錯,差點為梁昭煌、為梁家招來大禍,便可以想象得到梁家如今的情況。
恐怕是烈火烹油、鮮花著錦,是熱鬧、紅火過頭了。
在一些人眼中,恐怕就是‘小人得志便猖狂’了,正是算計的好時候。
大哥梁昭鈞這時候也已經冷靜下來,恢復了精明,點頭沉聲道:“十七弟,我知道了。”
“越是這個時候,族裡越是應該謹小慎微,鎮之以靜。”
“等我回去後,就會收束族人,排查隱患。”
果然,恢復冷靜的大哥梁昭鈞,立刻明白了此時重要關節。
梁昭煌微微點頭。
隨後,兩人交換了一番資訊、資料,大哥梁昭鈞這裡掌握著廬東縣城中最新的情報,梁昭煌需要對這些資訊有著足夠的瞭解,以免被人算計了都不知道。
而梁昭煌這裡也有他一路剿魔、救援下來,所獲得的廬東縣下各處鄉鎮情況最直接、第一手的資料。
大哥梁昭鈞早就有傳訊給他,讓他注意收集這些資料,好方便在這場魔災之後,家族扶持寒門、參與瓜分這些縣下鄉鎮的利益。
二人交換資訊,又商討了一番,大哥梁昭鈞便離去了。
梁昭煌這邊稍作準備,沒有急著列明功過賞罰,而是前往縣衙拜見縣令謝文蘊。
只是,到了縣衙卻得知,縣令謝文蘊此時並不在廬東縣中。
詢問一番方才得知,日前,天上三位元嬰真君追殺那‘血海魔君’從廬東縣城附近而過,縣令謝文蘊當即帶人乘坐飛舟,一路追著這場大戰向東而去了。
至於是為了觀看這場難得的元嬰大戰,還是其中另有什麼玄機、利益,就不是梁昭煌能夠知道的了。
既然縣令不在,梁昭煌也沒有在多留,他返回縣尉司衙門,開始寫戰報,將這次剿魔行動的過程、各方表現、功過,都一一列明,然後開始寫賞罰意見。
如此又過了數日,縣令謝文蘊帶著家人乘坐飛舟返回廬東縣,傳令讓他前去拜見。
梁昭煌得了訊息,沒有耽擱,帶著自己這幾日寫好的戰報奏章,立刻前往縣衙拜見縣令。
在縣衙後堂之中,梁昭煌再次見到縣令謝文蘊,對方看上去並無什麼變化,他也不知道對方追索那一場元嬰大戰而去,有什麼收穫。
不過想來對於那場元嬰大戰的結果,縣令謝文蘊這邊應該是知道的,而梁昭煌對此也頗有些好奇,不知道那‘血海魔君’最後有沒有成功逃入東海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