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曉欣走過稻田的時候,突然欣喜道:“咦,蜻蜓!”
有幾隻蜻蜓輕盈地盤旋在半空中,晶瑩半透明的翅膀,在陽光的照射下,顯出斑斕的金屬光澤,肚子則呈現出血一般鮮豔的紅色,美麗動人。
忽而像離弦的箭的一樣飛遠,忽而停在稻田的水面上,尾巴點一下水。
有時落在石頭或者纖細的草尖上,合起翅膀,亭亭玉立。
忍不住湊近了仔細打量,拍了兩張照片。
以前從來不會留意蜻蜓這種普普通通的動物,現在發現還挺漂亮的。
蜻蜓出現,意味著這裡的生態系統更加完善了。
正在這時,有一隻紅耳鵯不知從哪冒出來,倏地飛撲下來,把蜻蜓精準地叼住。
叼著蜻蜓飛到了樹梢上,在另一隻紅耳鵯面前跳來跳去,似乎是在求偶。
兩隻紅耳鵯在樹冠間飛舞追逐著,附近傳來唧唧啾啾的悅耳鳥鳴聲,生機勃勃。
……
黑眉錦蛇館!
午後的陽光暖洋洋的,一隻黃黑相間的蛇正趴在窗臺上,團成一團安安靜靜地曬太陽,給人一種歲月靜好的感覺。
掃帚、竹篩、破碗、發黑的牆壁和灶王爺的畫像,煙火氣息濃郁。
這樣獨特的展館環境,引來不少遊客的熱情圍觀。
以前在鄉下長大的,露出了懷念的目光,沒有去過鄉下的,更是看得津津有味。
玻璃上有一個帶著箭頭的小磁貼,上面寫著“請看這裡”。
有時候黑眉縮在灶臺下面,或者是躲在酸菜壇掃帚後面,不容易發現,遊客發現它的身影后,可以調整一下磁貼指示的位置,幫後來的遊客更好的尋找。
當然,這會這隻黑眉光明正大的曬太陽,不看箭頭也能輕易找到。
旁邊的科普展牌介紹,黑眉錦蛇得名於眼睛後面一條醒目的黑色眉紋,和王錦蛇被並稱為菜花蛇。
因為體型大、無毒,行動遲緩,也是市場上最常見的食用蛇類。
市場上賣的當然都是打著養殖的旗號,其實很大一部分都來自野外,搞得現在黑眉都快瀕危了。
野生的蛇體內有很多線蟲、絛蟲之類的寄生蟲,吃起來是很危險的。
而且黑眉錦蛇對於控制齧齒動物的數量有很大的作用,是城市裡氾濫的褐家鼠的天敵,修長的身軀可以進入鼠洞裡,將一窩大小老鼠一網打盡。保護蛇,其實也是保護我們自己。
很多人害怕蛇,但是我們對蛇類有了解就會知道,99%的蛇碰到人都會逃跑或者嚇得不敢逃跑,這時候可以跺跺腳嚇走它們,傷害蛇或者打死蛇是完全沒有必要的。
遊客們議論道:“這黑眉長得真俊!”
“以前見過這種蛇,現在才知道它叫什麼名字。”
“我小時候家裡就鑽進來過一隻菜花蛇!晚上老爸聽到動靜,起床給抓走丟外面了。”
“現在真的很少能看見了,希望它們不會是下一個禾花雀。”
“誒,我那房子鬧老鼠賊嚴重,晚上能聽到老鼠順著管道爬上爬下咣咣的動靜賊大,還經常跑廚房裡,把吃的放櫃子上都能跳上去,必須得關上櫃門才行,什麼捕鼠器、捕鼠籠、粘鼠板都試過了,精得跟鬼一樣,壓根不管用。真希望有黑眉來治治它們。”
“啥時候大家看到蛇不喊著打死或者抓去煲湯,估計這想法才能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