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曉欣道:“等一下,去看看那個雕塑。”
海獅館旁邊,有一尊海獅的雕塑!
不過和其它地方的雕塑不一樣,這個雕塑是用金屬廢品和塑膠做成的。
身軀用黑白色的油漆噴塗,髒兮兮的,有種貧民窟塗鴉的感覺,背上是彩色的塑膠片,引人注目,脖子上纏了幾圈魚線,臉上一片面板裸露,露出下面的金屬網。
最為引人注目的,是它圓溜溜的黑眼睛,神色有些驚恐,又似乎是在疑惑,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會受傷,看著就讓人難受。
旁邊的展牌上,標題詢問道:“提起海洋,你會想起什麼?”
唐曉欣的腦海中,頓時浮現出了企鵝、海獅、海豚各種可愛的動物。
錢可可則想到了美麗的海灘,明媚的陽光,海風吹拂,海浪拍打,孩子們堆沙堡,光著腳丫踩在沙子上嬉鬧追逐,發出歡聲笑語。
“海洋決定了我們這顆星球的色調,孕育了生命,是無數生物的家園……
不過你知道嗎,全球每年使用3800億個塑膠袋等包裝物,每年都有超過800萬噸的塑膠垃圾流入海洋。今天,塑膠垃圾已經在威脅生態系統、海洋動物甚至人類的健康。”
兩人都被這個數字震驚了,800萬噸!?
剛才腦海中想象的美麗的沙灘、海風,歡笑的小朋友,可愛的海洋動物,此時全變成了各種塑膠垃圾,大量地堆積在岸邊,浮在海里,和動物的屍體混在一起,散發著難聞的臭味。
塑膠垃圾,已經成為海洋生物和海洋生態系統構成巨大威脅!
較大的塑膠製品,例如袋子、吸管、塑膠瓶、繩索、外賣包裝以及我們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許多東西,都被稱為“大塑膠垃圾”。除了會讓海灘變得髒亂,大塑膠還會對野生動物構成威脅,比如被誤食,或者纏繞。
有的塑膠在海里待久了,會被藻類覆蓋,變成動物眼裡的食物。
信天翁的父母滿懷希望地將它們收集起來餵給孩子們吃,沒過多久,雛鳥就死了。
解剖鯨魚海龜屍體,發現肚子裡全是塑膠的更是數不勝數。
前幾年有個傳播很廣的影片,有研究人員發現一隻海龜鼻子裡有異常,一開始以為是什麼寄生蟲,拔到一半的時候發現其實是個吸管。拔吸管的過程中,海龜流出了鮮紅的鼻血,看上去很痛苦,不斷掙扎,花了十分鐘才拔出來。
還有的海獅,被漁網纏住自己又弄不掉,越長大纏得越緊,深深勒到肉裡,如果沒有人解救,只能慢性死亡。
塑膠難以降解,在海里遊蕩的時候,會因為冷熱、日曬、海浪、風、沙石的作用,受到磨損,漸漸變得易碎解體,變成成千上萬的小顆粒,被稱為微塑膠。
微塑膠的殺傷力絲毫不比大塑膠垃圾小,很容易被貽貝、浮游動物等食物鏈底端生物吃掉。無法被消化掉,只能在身體內長期積累,嚴重會生病甚至死亡。
小型海洋生物吃掉塑膠,會波及食物鏈上的所有生物,包括人類。
雖然目前對於人類健康產生什麼不良影響還不是很清楚,不過對部分生物的影響已經證實。
微塑膠可以進入生物組織,引發炎症或者造成損傷,而且微塑膠裡往往還有化學新增劑,各種有機汙染物,一但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會引起嚴重的健康問題,特別是內分泌系統,引起發育生殖方面的病變。
唐曉欣看得毛骨悚然!
旁邊的遊客也是表情沉重,搖頭嘆息。
“或許我們人類會被自己淘汰。”
“希望大家都提高點環保意識吧,這次疫情已經夠糟的了。”
“誒,總是板子不打到自己身上急迫不起來。”
“我們可以做些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