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下兩隻極度虛弱的瓜頭鯨,接下來則是送到了動物園裡。
出發之前,企鵝館得到通知,就開始騰空後舍的水池,進行消毒。
等瓜頭鯨運回來後,重新灌上水!
水池裡放了一個柔軟的泡沫墊,把瓜頭鯨小心翼翼地放在上面。
有飼養員扶著進行控制,不能讓它滑出去。
林穎抽了管血!
給它們先進行檢查,看看體內的各項指標,有沒有細菌感染、病毒感染。
血檢的同時,給瓜頭鯨做了一些護理。
仔細清洗了一下體表,呼吸孔還有眼睛。接著搓了搓身體,擺了擺尾鰭。
這些都是“小海豚”傳授的技巧,可以幫助鯨豚放鬆肌肉,恢復身體!
身體舒服了,對於陌生環境的緊張感也能緩解一些。
經過血檢,瓜頭鯨血液裡白細胞偏多,說明發炎了。
接著把針插到尾鰭上,旁邊掛起吊瓶,給它們注射生理鹽水和抗水素。
……
當天晚上,央視新聞都報道了這個事件。
“7頭瓜頭鯨在臨海擱淺,當地許多部門都積極開展營救。
讓人動容的是,周圍很多群眾也冒著高溫自發前來幫忙,有的村民不停地給瓜頭鯨澆水,有的人給瓜頭鯨支起了遮陽棚,還有人為它們蓋上了溼毛巾。
大家顧不得手腳被海水浸泡得發白,群策群力,最後成功救起了5頭。經過專家的評估,三頭當場放生大海,還有剩下的兩頭,因為身體狀態不佳,暫時轉移到動物園進行救治……
我們用行動踐行的,正是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的理念……”
下面還有對方野的採訪!
記者問道:“這兩隻的情況怎麼樣?”
方野道:“它們在擱淺的時候受了傷,而且它們呆的泥坑很淺,水比較少,當時又是中午,被太陽暴曬,脫水比較嚴重,可能器官都有些衰竭,身體狀況非常差,嘴也張不開。
這樣的情況放回海里也是死,所以讓它在我們動物園先療養一下。”
“為什麼要在水裡扶著它呢?”
“因為它們現在還比較虛弱,可能掙扎的話會嗆水,所以需要有人扶著,時刻在邊上照看。”
“什麼時候可以放歸呢?”
“等狀態稍微好一點的時候就放歸。因為鯨豚救助,畢竟不是它生活的環境,會緊張害怕,狀態會持續下降,直到適應這種環境。就算有我們精心的救護,呆時間太長,同樣可能熬不過這個階段。”
“好的,希望它們可以早日恢復,迴歸大自然!”
網友們熱鬧地在微博上這條新聞下面評論!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好有愛!小可愛們要好好的!”
“善的種子根植於我們心中!救助人員辛苦了!”
“這次救助真不錯啊,救起來五頭!我們這邊之前四隻擱淺的,全都死了,太可惜了。”
“聽我朋友說,當地的相關部門反應很快,而且專家一開始就參與進去了!”
“什麼叫動物保護?看看咱們國家做的!”
“希望動物園轉告瓜頭鯨,讓它們別去日本和丹麥,就在我們周圍海域待著吧,也不缺吃的!”
“哈哈,轉告它們也聽不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