雌孔雀踱著步來到了水塘邊,左右看看,低頭飲水。
“天哪,好美!像是精靈一樣!”
“脖子在發光!”
“好仙啊……”
“尾巴這麼短,是雌孔雀吧?雌孔雀也這麼漂亮?”
“和藍孔雀真不一樣!藍孔雀的雄鳥還挺漂亮,雌鳥羽毛就灰頭土臉的,一點都不起眼。”
“沒錯,綠孔雀雌雄都很好看!”
“孔雀公主!”
“脖子上的鱗片,還泛著金光,真是太美了。”
網友們第一眼見到綠孔雀,就被它華麗的外表和高貴的氣質深深震撼,絲毫不吝惜自己的溢美之詞!
方野道:“大家也看到綠孔雀脖子上的鱗片了,這個是藍綠孔雀,最主要的一個區別!
綠孔雀的脖子上,羽毛像是龍鱗一樣,被稱為龍鳥!
平時看上去是綠色的,在陽光的照射下,會折射出金色璀璨的光芒,看上去華麗無比,因此也有著金孔雀的稱呼。
綠孔雀的雌雄個體,除了尾巴長度,看著還是很像的。而藍孔雀雌雄個體就差異很大了。
雄性藍孔雀脖子上的毛是絲狀的,顏色呈藍色。雌性藍孔雀脖子上雖然也是鱗片狀,泛著點綠光,不過沒有綠孔雀的鱗片美觀漂亮,整體看上去是灰撲撲的。
頭上的冠羽,藍孔雀的冠羽是羽扇形狀,而綠孔雀是一簇。還有一個區別就是它們的臉頰,綠孔雀的臉頰上有一塊明亮的黃色,而藍孔雀的臉頰是白色的。”
網友們認真的記下來,綠孔雀這麼珍稀的鳥,跟藍孔雀弄混就太丟人了。
不過光是看脖子上像是龍鱗一樣美麗鱗片,基本就不會弄混。
“園長,那白孔雀又是什麼情況?”
“白孔雀,其實就是孔雀的白化個體!綠孔雀以前分佈很廣泛,遍佈長江以南的地區,數量大,也出現過白化個體,還被畫作記錄過。
不過現在的白孔雀,都是白化的藍孔雀。”
方野看著綠孔雀,油然而生一股自豪道:“綠孔雀,是我國著名的文化象徵!
羽毛華麗,很受古代的文人墨客,達官貴人喜愛,也是鳳凰的原型之一。
很多詩詞描寫綠孔雀,‘翠角高獨聳,金華煥相差’,‘一身金翠畫不得,萬里山川來者稀’,‘孔雀自憐金翠尾,臨水,認得行人驚不起’。
敦煌莫高窟上的壁畫,清代文官官袍上的孔雀圖案,老佛寺上孔雀的雕塑,都是綠孔雀。”
隨後又嘆了口氣,有些傷感:“不過在文化領域,綠孔雀已經被藍孔雀悄無聲息地替代了。
現在雲南滿大街的都是藍孔雀,入口網站,廣場的孔雀雕像,也用的藍孔雀作為形象代表。
就連以孔雀為圖騰的傣族人,除了一些上了年紀的老人,也只認識外來的藍孔雀,而不認識本土的綠孔雀。
當初我們語文課本上,《孔雀東南飛》課文的插圖,都是配的藍孔雀的形象。
很著名的孔雀舞裡,有個食指和拇指捏起來,其它幾根手指岔開,模仿孔雀腦袋形象的,那個扇狀的冠羽也是藍孔雀最明顯的特徵。”
網友們聽了,也不由感到一陣痛心,沉默不語。
本土的綠孔雀無人知曉,差點就在悄無聲息中滅絕,外來的藍孔雀卻被大家引以為豪。
只能悠悠長嘆一聲:“誒~”
正說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