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歲多的小公牛,在春耕時節第一次下地,有地區方言叫做‘號牛解’,就是教小牛幹活的意思。”
方野一邊往櫻花林的方向走,一邊說起從農夫朋友那裡聽來的趣事:“讓小牛學會犁地,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情,小牛有個學習適應的過程。
有人在前面牽繩,有人在後面拍屁股,隨便走得用力拽回來。
小牛的勁也挺大的,馴服它學耕地不但費力氣,而且要有耐心,有技巧。如果耍性子、犯牛脾氣不願意走,得餵它點菜。
耕牛犁田有著自己的工作習慣,也就是左轉右轉,這種習慣就是來源於最開始下地耕田的時候受到的教導,如果不知道耕牛的習慣,它就很難適應,會抗拒人。”
“感覺好有意思。”
“原來耕田還要了解耕牛。”
網友們聽得津津有味。
幾千年的農耕文明,種田的天賦可以說烙印在基因裡,有一種對田園生活天然的嚮往。
採菊東籬下,悠然現南山。
櫻花林的位置在靈猴天地後面,靠著日本獼猴展區和溫泉旅館。
從小小農場到櫻花林,中間會穿過赤狐、梅花鹿混養展區。
方野路過的時候,腳步不覺就停了下來,看向狐狸所在的小山丘方向。
情不自禁“呵呵”笑了起來。
幾隻狐狸此時都趴在陽光下,睡得很香甜的樣子。
幽幽躺在大石頭邊上,把石頭當成靠椅。
黑絲細腿前後愜意地伸長成一條直線,像是一根有點烤焦發黑的細長麵包棍!
太子則是挑了一處地勢平坦的地方,身體攤開,露出自己的肚皮,仰面朝天躺在地上,呼呼打著酣,白色的肚皮一起一伏,毫無警戒之心。
嘴角似乎還在流口水,不知道夢到了什麼好事。
糖包躺在一叢灌木的旁邊,身體半蜷,毛茸茸的大尾巴被壓在肚子下,眼睛眯成月牙,看樣子睡得非常舒適。
最搞笑的是小喬。
蹲坐在自己慣常喜歡呆的大石頭上,尾巴盤在腳邊,腦袋望著遠方,似乎在做警戒。
不過眼睛卻是眯了一半,身體也是搖搖晃晃,看上去已經犯困了。
春天是容易睏乏的季節,溫暖明媚的陽光照在身上,把身體曬得暖烘烘。
唧唧啾啾的鳥鳴聲,從或近或遠的樹梢上傳來,伴隨著微風吹動樹葉的嘩嘩聲,簡直是最好的催眠曲。
小喬啊小喬,你作為大家的姐姐,擔負狐族警戒重任,怎麼能睡覺呢!
雖然這麼告誡著自己,但是眼皮從半眯漸漸變成全眯,身體搖晃的幅度越來越大。
“哈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