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的上午,盧珊茹依舊早起趕地鐵來到辦公室。今天也依舊是普通的一天,上班日——稍顯不同的,或許就是昨天晚上雙十二的秒殺:
紙巾,誒,這東西總有要用的;毛巾,多買幾條,便宜得很就相當於白送;巧克力,這個價格還是很划算的...
野生葫蘆娃?
誒,買一個,看看到底有多野!
回想起自己昨晚的購物經歷,盧珊茹先是捂臉,然後制止住自己再想點開淘寶的念頭。
開啟電腦,她選擇先寫篇稿子冷靜下。
嗯,工作總是有點無聊的,所以她是繼續寫自己寫了一陣的“錦榮背後的資本博弈”好呢,還是最近還算激烈的的“劉憲華、王嘉耳粉絲之爭”,亦或是再找點新料什麼的...
作為自媒體團隊中普通的一員,盧珊茹的每天基本上都是在寫稿件中度過的。
團隊會先挑選一兩個最近的熱門話題,然後根據這個寫出稿件。如果還不錯的話,就會找到各種影畫素材,最後由老大出鏡錄製一期影片,放到平臺上。
前前後後,基本上這也就是一週的事情:
這都算慢的了,很多做的不錯的自媒體團隊經常是兩三天就要趕工完成,更有那些肝帝團隊的時間更短。
這些團隊往往能吃到第一波熱度。
但他們倒還好——因為整個號畢竟做的是仔細分析的路線,比如說“錦榮背後的資本博弈”這個東西,她就已經陸陸續續寫了兩週了。至於像“劉王罵戰”這種東西,時效性雖然很高,但也不值得她們如此費心去快速出稿。
自媒體嘛,這個號一開始就是大家出於熱愛來做的,哪怕現在發展壯大了大家也有個默契:
商業屬性不要搞那麼強。
不就是流量,不就是播放量嘛,他們做精品也有一定原則的。雖然這些東西是生存的必要條件,但沒有必要,為了這些即時的一點流量...
“噔噔噔!”
下一秒,她就聽見屋子內所有人的手機,都響了起來微信提示音。點開一看,這個發的人是張旺,整個屋子就他還沒來,簡直就是...
然後再下一秒,盧珊茹感覺整個空氣似乎停滯,然後立馬炸裂成喧譁。
所有人都跟打了雞血一樣,有從座位上幾乎蹦起,然後又因為不恰當的坐姿差點摔在地板上的;有從還有些睡眼惺忪,到丟掉手裡的蛋黃派,立刻打起精神來的;亦或像豆豆那樣是直接抄起滑鼠,大聲喊著:
“快!快!快!”
“我上次蒐集的資料在哪?小雨!快!我就知道能用得上。”
最後是從裡面屋子衝出來的老大:“珊茹!”
“知道!”
所有人都喊著快,因為剛才的那條訊息只有一個資訊:那個男人回來了。
...
12月12日早上9點,葉青發博。
他毫無預警地宣佈自己將合作環球音樂推出自己的首支英文單曲,《Old Town Road》,並且將在接下來的日子裡進行兩週的北美打歌宣傳。
訊息一經發出,瞬間引燃媒體熱情。
不出五分鐘,熱搜第一已經是“葉青發博”,直接熱度上漲到爆炸。
前十,有4條是他,剩下的三條分別是:
“葉青新歌”
“葉青合作環球音樂”
以及機智的代言商:“和葉青一起get雅詩蘭黛小棕瓶”
這個廣告位一買,閱讀量那是蹭蹭地往上漲,更別提那些想要年底KPI業績的賬號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