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於劉青和守墓人分開後,劉一川也放下了心,覺得守墓人有些文化,可以當個私塾先生,劉青就當上學了。但是劉一川也不知道守墓人名字叫什麼,為什麼一個老頭會這麼有文化,這個墓又是誰的,還有諸多的疑問沒有解開。
錦官前往眉州這條路簡直不用太好走,這裡是平原,可謂是一馬平川。
郭梁和劉一川正在前往眉州縣,今日天氣不好,陰天,空氣潮溼。
“劉一川你這麼果斷的離別不好吧?你不也討厭你父親的不辭而別嗎?”
劉一川並沒有說話,只是看著心事重重。
“算了,你想開點吧,大不了以後多回來就是了。”郭梁安慰劉一川說,“反正我感覺那個守墓人挺不錯的。”
說著說著他們就走到了大路上。
這一路上時不時還會遇到商隊,可見眉州縣和錦州縣貿易往來有多麼頻繁。有的商隊規模巨大,百十號人場面壯觀。有些商隊就比較小熙熙攘攘三三兩兩輛馬車,但是都一點不難看出了這裡繁榮的景象。
大路上十里一驛站,五里一茶館、飯館。驛站是為了快速的傳遞軍情,快速下達指令,換馬趕路的地方。一百里多的路,也有獨特的魅力。
劉一川和郭梁累了就在酒館休息,喝點小酒,吃點東西,繼續趕路。
在酒館,劉一川和郭梁小酌了兩杯,這次路途對他們來說還是比較輕鬆愉快。
“這條路好繁榮啊。”劉一川有點見識短淺。
“這不正常麼?這兩個縣之間貿易往來頻繁的很。”
這裡有人休息的地方,也有馬休息的地方,設計的十分合理。
“你去過眉州嗎?”
“沒去過,當一輩子鄉巴佬了。”
“等一下你就知道眉州有多繁華了,有點也不比錦官差!”
說罷兩人邊準備動身,畢竟時間不等人。
“劉一川走這條路吧,這條路近”
“可是那是小路呀?”
“沒事的,我經常走。”
他們在小路上騎著馬悠悠的走著,彷彿是在旅遊,一路上鳥語花香,山清水秀,因為劉一川從來沒有去過眉州縣,所以有些新奇。可是,好景不長,前面有著幾個官兵堵住了道路,下馬一問,好傢伙!
“此樹是我栽,此路是我開,要想從此過留下買路財。”那個頭帶烏紗帽的官員模樣的人說。
“好老的套路。”劉一川不禁嘲諷。
“你身為一個縣令居然攔路收費?你這是打劫!”郭梁擼起袖子,準備拔出腰間的劍。
那幾個人看見這一幕,紛紛圍了上了,他們手裡都拿著傢伙,要不是劉一川和郭梁身上傷還沒有好,要不然他們幾個一起上都肯定不是對手。
“怎麼,不服,反正要過就得交10兩銀子”那個官員居然有些得意洋洋。
“你看看這是什麼。”劉一川想起了謝公子給他的令牌,便拿出來給那個官員看。
“這個玉佩值得了10兩,可以放你們走。”那個官員滿臉淫笑,準備過來拿這個玉佩。
“這個都不認識?”劉一川把手收了回來,“那你看看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