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世資算了筆賬,五萬黃金鑄成金幣,封入儲備金庫,加上之前的五萬兩,一共是十萬兩了。
按這個速度,二十年就能存下一百多萬兩黃金,摺合成白銀一千多萬兩。有了這些儲備金,應對天災人禍,心裡就有底了。
至於三百五十萬兩白銀,這是一筆額外收入,怎麼花,還得請示皇帝。
總之從今年開始,戶部與工部都變得更加富裕了。
視察完寶源局,翁世資又去了外城的火器廠。要想當上工部尚書,只是按部就班可不行。
還得建立奇功才是,翁世資能做的,就是從武器上下手。
工部研製對付蒙古騎兵的武器好久了,恰好最近蒙古蠢蠢欲動,秘密武器正是派上用場的時候了。
……
與此同時,新任蒙古大汗阿噶巴爾濟派出了特使,前往察合臺汗國、金帳汗國、帖木兒帝國,遊說其組成聯軍,從多個方向入侵大明。
上至阿噶巴爾濟,毛裡孩、孛來,下至普通的蒙古勇士,都踴躍異常,想要再度攻入大明腹地,討回之前失去的顏面。
雖然也先的瓦剌勢力,與現在阿噶巴爾濟等人貌合神離,但畢竟大家都是蒙古人。
也先父子被大明天子打得滿地找牙,丟的是所有蒙古人的臉。
如今,再度統一的大蒙古國,要發動四五十萬鐵騎,一舉擊潰大明邊軍。
阿噶巴爾濟認為的四五十萬鐵騎,包含了察合臺汗國、金帳汗國、帖木兒帝國的聯軍。即使最終湊不到這麼多人,那也得號稱五十萬才行。
只有哈剌苦出,保持了最基本的理智,抓住機會,不依不撓地向阿噶巴爾濟勸諫:
“父汗,您這樣太冒險了。我大蒙古國的精壯,全被您動員起來了。
若是打贏了,那還好說。若是打輸了呢,我們就徹底完了,依大明天子的脾氣,恐怕不會給我們東山再起的機會了。”
阿噶巴爾濟搖搖頭:“話不是這麼說的,當初也先為何失敗?就是因為他沒有動員整個蒙古的力量。
明軍消滅他幾萬人,他再派上去幾萬,然後再被消滅。一遍一遍的,最終都被消耗完了。
我們現在的策略完全不同,一口氣將所有青壯壓上,全力進攻寧夏。
只要從明軍防禦的薄弱處開啟一個缺口,我們幾十萬大軍湧入河套。到時明軍拿什麼抵抗?”
“河套?我們為什麼不進攻廣寧,趁明軍兵力空虛,佔據遼東,威脅朝鮮,那樣更穩妥一些。”
阿噶巴爾濟搖搖頭:“還是河套更好一些,如今有十幾萬明軍在RB,南方還有許多明軍。
北方的明軍主力,又都集中在北京,及東勝、開平、大寧、廣寧、宣府等地。
寧夏方向,兵力空虛,一旦我們攻入河套,方圓幾百裡的平原,任我們縱橫馳騁。
也先當初吃的虧,就是非要到山西的群山之中亂竄,偷襲成功還好,一旦被明軍堵住歸路、斷其糧草,那就是甕中捉鱉了。
跟當今天子打仗,最重要的是吸引教訓,然後以己之長,攻敵之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