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將們倒還不是特別在意,但嶽正、張寧等文臣卻高興壞了。
嶽正嘆道:“這是什麼神仙地方,按照地圖,結合我們的實際勘查推算,這濟州島至少能開發出三萬頃耕地。
這裡氣候溫和、雨水充沛,三萬多頃良田,也就是三百多萬畝,少說能養活七八十萬百姓。
我們選濟州島沿海優良港口修建府城、縣城,為往來商船提供各種物資,修船、建船、住宿、飲食,這些營生又能吸納十幾二十萬人。
開發一個濟州島,能吸納百萬人口,大大減少了山東本省的負擔。
這麼大的功勞,山東人若不把我們列入名宦祠供奉,可就實在有點說不過去了。”
張寧點點頭:“是啊,朝廷收取稅賦,還是和元朝類似,給各省設定定額。
山東要交的稅額是固定的,多了濟州島這三萬多頃地,山東另外幾府的百姓就大大減輕了負擔。
而且現在這些地是無主的,我們可以將其設定成官田,咱們官府當地主往外租。
這樣濟州島三萬多頃地收上來的糧食,甚至比山東本土十萬頃收的還多。
山東人若不把咱們列入名宦祠,那也太沒良心了,確實是完全說不過去。”
嶽正笑道:“不過咱不能把地全佔了,聖上一定會往濟州島封建藩王,咱們得預留下給藩王的土地。
三萬頃是非常保守的粗略估算,真實際開墾下來,怕是不能少於四萬五千頃。
我們留五千頃給藩王,留一萬頃給衛所軍屯,剩下三萬頃全部收為官田。
不過這都是咱們的異想天開,得奏請聖上,聖上批准了才能實行。”
張寧非常肯定地回道:“我瞭解聖上,聖上大公無私、一心愛養百姓,是必然會答應的。”
嶽正點點頭,沒有異議。
陳明德也極為高興,因為濟州島最東端有一處天然良港,港灣南北長四里地,呈口袋狀,完美地阻隔了南面的大風大浪。
出了港,東北不遠處還有一座牛島,南北長七八里,正好作為軍港的屏障。
在牛島上佈置火炮和瞭望臺,可以有效地防範敵人偷襲。
所以文臣們覺得自己要立大功了,武將們也覺得自己要立大功了,眾人一片和諧,都非常高興。
但是眾人高興了沒兩天,徐亨便派人送來了軍報。
朝鮮水師嘗試進攻了對馬島。
起初十分順利,日軍的火炮技術甚至比不過朝鮮,而且對馬島上僅駐紮了數千日軍。
日本水師尚在博多港,來不及支援。
朝鮮水師攻下了對馬島一處小小港口,然後運送上萬將士登島。
對馬島的地形,與濟州島完全相反,幾乎全是山,就沒有下腳的地方。
朝鮮登島將士高興沒幾天,就遭遇日軍夜襲,幾乎全軍覆沒。
徐亨特意向嶽正等人預警:對馬島南北長一百五十里左右;東西方向,有的地方寬二十里左右,有的地方寬四十里左右。
而且島上全是山,山上樹木茂密,日軍往裡面一貓,根本就沒辦法打。
嶽正讀懂了徐亨的意思,對眾人說道:“我看安國公的意圖,大約是想改變聖上制定的戰略。
聖上是想先攻下對馬島、壱岐島,然後依託壱岐島,就近消滅博多港的日本水師主力。
但是安國公貌似想從釜山出發,直接進攻博多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