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百官已經麻木了,朱祁鈺開啟自說自話模式,把自己的治國理念像竹筒倒豆子一般,全都拋了出來:
“這裡我要釋出一道國策,將其定名為‘寰宇大漢化’。其內涵有二:
對內,明華夷之辯,凡中國土地,只認漢人王朝為正朔。
大元是異族入侵,大元皇帝是僭主。大送是偏安割據政權,大送皇帝是漢賊。
對外,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凡太陽照到的地方,都是大明國土,其上之百姓,必須接受全面漢化。”
朱祁鈺這段話可算是捅了馬蜂窩,剛才還不言不語的大臣們頓時炸了鍋。
殿中喧鬧了一柱香的時間,才稍稍安定了下來。已經壓抑許久的劉定之終於找到了機會,站出來問道:
“敢問陛下,如果否定了大元為中華正朔,那大明的法理性將如何存在?”
朱祁鈺一臉疑惑地反問道:“漢人居漢地,難道不是天經地義的嗎?漢人為何要從韃虜手中繼承中華正朔?
你能問出這麼奇怪的問題,說明你已經沒救了,跟你講道理已經講不明白了。
咱們就事實說話吧,你要覺得大元是中華正朔,可以,沒問題。
我給你發路引,你現在就去追隨脫脫不花吧。你全家都去吧,我給你們禮送出境。
在場的文武百官,誰願意認大元為中華正朔,都可以。你們現在就可以去北方草原追隨你們的大元皇帝,我絕不阻攔。
如果大元真的是天命所在,人心所向,就讓我一個人在這裡做孤家寡人唄。你們再輔佐著脫脫不花,殺回元大都,讓我淪為階下囚。到了那時,我絕對會對你們這些大元忠臣敬佩得五體投地。
去吧,走吧。”
捱了一頓冷嘲熱諷,劉定之不說話了。因為最近太子的位置岌岌可危,所以劉定之關心則亂,有些口不擇言了。
其實反駁皇帝還有一個依據,那就是太祖的愛元言論。
太祖對大元示愛的言論隨便一找就一大堆。在場的哪個進士不能背上十幾段啊。
但在場的文武百官都很知情識趣地選擇了忽略。因為本來就只有太祖愛大元,文武百官,除了歸附大明的蒙人,還真沒有幾個熱愛大元的。
甚至於那些歸附大明的蒙人,為了表忠心,踩大元踩得更狠。漢人大臣只是罵罵大元,歸附蒙人可是真的要去草原上砍人的。
朱祁鈺很討厭劉定之,還是探花郎呢,也先打來的時候,這人寫奏本為朝廷建言獻策,洋洋灑灑幾千字,什麼實質內容都沒有,可謂是聽君一席話,如聽一席話。
不過對於太子的屬官,先忍忍吧。反正再有半年,他們就要集體滾去南京了,到時候眼不見心不煩,大家就可以相忘於江湖了。
正好提到正朔,朱祁鈺順勢命親衛帶陳友諒、明玉珍的後人上殿。
向朝臣介紹完兩人的身份,朱祁鈺對陳友諒的四世嫡孫陳明德笑道:“大明立國都快一百年了,當初的恩恩怨怨,就讓它徹底過去吧。
我要為當年所有抗元義軍平反。只要是抗元有功的,都有功於國。
尤其是你們這一支,以漢為國號,以興漢為己任,寡人甚為欣賞。不知你可願為官任事,輔佐寡人,繼續為興漢大業出力?”
陳明德連忙跪下表忠心,然後詢問道:“敢問聖上要微臣如何效力?”
朱祁鈺回道:“造戰船,建海軍,下遠洋,平四海。當年你們陳漢舊部,都被太祖放逐於富春江、錢塘江等處,只許居於舟中,不使有寸田尺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