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小皇帝的話,阮熾、丁列默然不語。如今是宣慈太后掌權,尤其是在大軍壓境的情況下,主少國疑,人心惶惶,大家只希望皇帝不要再跟著添亂了。
還有一個能跟宣慈太后分庭抗禮的權臣鄭可,去年才被幹掉。現在整個黎朝,就是宣慈太后跟阮熾、丁列為代表的老臣說了算。
為避免小皇帝尷尬,宣慈太后適時地開口了:“現在就算放了摩訶賁該,占城國也不會停手的。咱們兩國是世仇,沒有什麼妥協的餘地。
咱們還是先說說對於大明,是戰是降吧。”
擊敗占城軍,生擒摩訶賁該,是宣慈太后攝政期間的功績,宣慈太后豈會願意放歸摩訶賁該。
而去年誅殺鄭可等人,宣慈太后已經惹怒了一眾老臣,老臣們是兔死狐悲、人人自危。
另外還有皇帝的二兄一弟正虎視眈眈、伺機而動。尤其是長兄、廢太子、諒山王黎宜民。
但阮熾、丁列也沒想到,太后竟然會先討論要不要向大明投降。
阮熾直接繞過了這個問題:“啟稟太后,諒山王封地與大明的廣西相接壤,臣以為還是先將諒山王召回京城吧。
然後全國動員,半年之內組織起三十萬大軍。
十萬大軍防備雲南,十萬大軍防備兩廣,五萬大軍在南方鎮守清化府,阻擊占城、瀾滄等國。
剩下五萬大軍,防守都城,及新安府沿海。”
丁列聽到這話,直接樂了:“老國丈您能不能清醒些,湊出三十萬大軍,您怎麼張口就來呢。
我們現在的軍隊,滿打滿算最多也就八萬人。
大明有六千萬人,攻打麓川那麼大的戰事,最多也就出動了十五萬大軍。
我們只有六百萬人口,組建三十萬大軍?
那就不用打了,大明隨便嚇唬我們兩年,我們就生生被自己維持三十萬大軍的消耗給拖垮了。”
阮熾也不服氣啊:“你說的這些我能不知道嗎,那你說怎麼辦。大明皇帝已經挑明瞭,兩廣有十萬明軍,雲南又有十萬明軍。
占城、瀾滄、真臘、暹羅等國,還有木邦、孟定、車裡那些土司老爺們,加一起又是好幾萬大軍。
對方接近三十萬大軍,我們腹背受敵、被動防守,就算有三十萬大軍,都未必防得住對方。
就咱們現在的八萬大軍,東京留二萬,北、西、南三個方向上各分二萬。
你覺得北、西、南三面能防得住誰?”
丁列被懟得不說話了。
宣慈太后再次問道:“如果我們投降呢?”
丁列回道:“大明皇帝說了,如果我們投降,王室與頂級權貴可以去廣東瓊州,給方圓百里之封地,爵同親王,世襲罔替。
而且聯姻不變,公主依舊是大明皇太子正妃。我們的府庫財寶也都可以保全。
不過一切的前提,是明軍沒有攻破東京。如果東京被攻破,我們亡國,大明皇帝的承諾終止。”
宣慈太后確認道:“大明皇帝的承諾能夠兌現?”
丁列點點頭:“據臣在大明國都所見,當今天子登基四年以來,只要說出來的話,都是算數的。還沒有做出承諾,卻不兌現的先例呢。”
宣慈太后點點頭:“那就按大明皇帝說的打吧,我們全國動員,各派十萬大軍防守雲南、兩廣方向。
如果能防住,那固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