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州城外,李璇、馬昂、陳林三個人,帶著文武官員迎接肅王歸來。
這已經是李璇、馬昂第二次在甘州城外迎接人了,上一次,是時任太上皇從瓦剌返回,途經甘州。
時殊世異,才半年多的時間,一切都變了。
李璇、馬昂的感慨還算平常,肅王卻激動得眼淚都快要下來了,時隔五十年,終於把肅藩的老王府拿回來了,接下來就是金戈鐵馬、氣吞山河了。
大明藩王沒有幾個真的願意一輩子窩在王府裡面,而肅王就是藩王中最大贏家,不僅返回了故地,還拿回了完整的甘州三護衛。
肅王目前是大明唯一一個獲得皇帝許可,能夠帶兵打仗的藩王。
肅王一下馬車,李璇、馬昂、陳林就熱情地迎上前行禮。
雖然沒有見過面,但肅王能輕鬆分的出來,最前面二十出頭的這位,是曹國公李璇,後面年紀大的這位,是甘肅巡撫馬昂。
最後面也是二十出頭、身著內官服飾的這位是?
李璇很體貼地為肅王介紹道:“殿下,這位是御馬監右少監陳林陳公,是聖上最信任的近臣之一。
這次陳公是奉了皇命,來運送銀糧軍械。”
肅王當下便已瞭然,這是新晉崛起的實權大太監啊,於是好奇地問道:“怎麼竟然勞動陳公親自走一趟?”
陳林回道:“臣為殿下帶來了一百萬兩白銀、三千套盔甲、五十門火炮,三百架弩車,還有其它軍械無數。
尤其是這些白銀,都是聖上一點一點積攢下來的內帑,聖上囑咐必須一兩不少地交到殿下手中。”
肅王聞言,心中驚駭:皇帝這也太利索了吧,竟然這麼快就真地把銀子送來了。
陳林又補充道:“聖上還給殿下準備了價值二十萬兩的銅錢,用於殿下賞賜有功將士。
這是聖上提前做的準備,再過個兩三年,銅錢就會在全國流通開來。”
肅王連忙遙望東方而拜曰:“真是天恩浩蕩,臣必不負聖上一片苦心。”
寒喧過後,四人一起進城。
到了下午,四人又一起來到肅王府庫。說是一回事,現場看又是另外一回事。庫房裡一百萬兩白花花的銀子,全部都是鑄好的銀幣。還有價值二十萬兩的銅錢,堆成了一座小山。
肅王抓起一把銀幣,愣愣地端詳了半晌,方才向陳林問道:“陳公,聖上想先打哪裡?”
陳林給出了一個出人意料的答案:“先拿下烏思藏北部的鹽湖,然後製鹽,再用鹽換糧草和軍餉。
完成這些之後,大軍進駐哈密和亦集乃備戰,最終找準時機,徹底滅亡瓦剌。”
肅王聽得一愣一愣的,皇帝不著急和蒙古開戰,卻打算先去搗鼓食鹽?完了還要徹底滅亡瓦剌?
愣了片刻,肅王還是問出了心中的疑問:“北邊總會有蒙古部族的,就算徹底滅了瓦剌,還會出現其他遊牧政權的。”
陳林回道:“封塞王守其地,遷漢人實其土,至於蒙人,願意信佛的,出家;不願信佛的,就送他們去見佛,這是聖上的原話。”
肅王嚇得縮了縮脖子,不敢再問下去了。
這也是朱祁鈺的一種嘗試和實驗,憑什麼蒙古人不僅能統治廣大的北方草原,還能向西打到歐洲去,漢人就做不到呢?
朱祁鈺想找幾個有抱負的藩王,去往西打打試試,看看能不能在中亞和東歐建幾個小國。
就算沒有大出息,保留幾顆火種,噁心噁心歐洲也可以啊。
三月十七日。
大明朝廷進入了戰時狀態。
朱祁鈺也暫時放棄了‘萬曆’狀態,每天都按時到青雲閣坐班。早起便來,坐一上午,中間回去睡個覺,然後再來坐一下午。
親信太監和文臣被派出去了一大堆,如今每天都是裴當、黃七兩位大太監,與何宜、高瑤一起陪著朱祁鈺在青雲閣三樓上看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