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搜刮行動,持續了整整十天。
十天之後,嶽正、方瑛,率領三萬大軍,帶著搜刮的金銀珠寶,保護著太上皇,前往中軍大營與王驥匯合。
伯顏帖木兒率一千五百瓦剌勇士,趕著牛羊駿馬隨行,與明軍主力一道進京,去向大明皇帝朝貢。
五天之後,兩軍匯合。王驥、梁珤率軍出營十里迎接。
王驥一見到朱祁鎮,便跪在地上,抱著朱祁鎮大腿哇哇痛哭。
君臣相見,恍如隔世,垂淚悲泣,感慨萬千。
好容易止住情緒,一同回到中軍大營。
君臣之間又寒喧一番,朱祁鎮便問到了最關心的問題:“返京之後如何?將來之事如何?”
見太上皇問到將來之事,王驥非常肯定地給出了答覆:“天位已定,不可再易。”
這話不僅是說給朱祁鎮聽的,也是說給嶽正、陳鑑聽的。
當著天子特使之面,王驥給出了鮮明的立場。
說罷,王驥又補充道:“至於返京之後如何,這兩位,一位是禮部郎中嶽正,一位是兵部郎中陳鑑,是皇帝派來的全權特使,他們更瞭解京中之事。”
朱祁鎮打量了二人一眼,不禁頗覺尷尬。
這兩人朱祁鎮都認識。普通進士或許朱祁鎮認不全,但嶽正是正統十三年的探花,這不可能不認識。
至於陳鑑,就因為他在任貴州巡按時,提出將四川的播州宣慰司改隸貴州,就被王振罷官下獄,判了死刑,這個就非常尷尬了。
好在陳鑑不怎麼多話,全程都由嶽正話事。
至於太上皇回京之後的安排,朝廷已經將最終決議用六百里加急傳給了嶽正。
嶽正將朱祁鎮返京後的待遇一一講明。
朱祁鎮連連點頭,對朝廷的安排十分滿意。沒有被軟禁,已經大出朱祁鎮預料了。
但是好的方面講完之後,嶽正又轉述了徐有貞提議降太上皇帝為恭讓皇帝的奏本,以及朝廷和太后的態度。
朱祁鎮的臉色頓時就變了,再次向嶽正確認道:“你是說朝野上下都同意了?連太后也已經同意了?”
嶽正非常肯定地點點頭:“朝廷上下已經形成了公議,只有皇帝堅持要求將皇位還給太上皇。
太后明確拒絕了皇帝,堅持認為太上皇應該降位。”
朱祁鎮頓覺五雷轟頂,自己真要成了恭讓皇帝,那朱祁鈺從法理上就佔據了優勢,之後可就有太多的操作空間了。太后為什麼會選擇妥協呢?這實在是匪夷所思。
無奈之下,朱祁鎮轉而看向王驥。王驥地位非常特殊,既是自己嫡系的文臣,也是自己親信的勳貴。
此時王驥的立場,就可以代表自己上皇一派的立場。
與朱祁鎮的預期完全不同的是,王驥非常明確地回道:“陛下,此為朝廷公議,已經沒有迴旋餘地了。
事情壞就壞在土木堡之變,明軍輸得過於徹底。
陛下有罪於國家,這一點已是定論,任何人都無力推翻了。
據聞,甚至有大臣提出要讓陛下去鳳陽守陵,好在被皇帝堅決否定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