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位愛卿說說,該如何處置這些逆黨?”
在場眾人,面面相覷。雖說最近京中確實傳出了一些流言蜚語,但是眾人也不相信王振餘黨真有這樣的膽量。
怕只是有人借王振餘黨之名行事而已。
問題是皇帝一開口就給定性了啊。皇帝說就是王振餘黨在作亂,哪個人還敢死硬抬槓啊。
至於皇帝此舉,到底意欲何為?
不知道,就連王文與何宜都一頭霧水,不知道皇帝想幹啥。
這也怪朱祁鈺,本來是打算到明年年底再殺豬的,如今情勢有變,日子快過不下去了,便臨時起意,要再發一筆橫財。
可以搞不懂皇帝的心思,但皇帝的問話不能不接。
一眾大臣公推王文出來回答問題。
王文硬著頭皮回道:“天位已定,豈可再易。對於為太上皇復辟造勢之人,陛下應該殺一儆百,以正視聽。”
朱祁鈺搖搖頭:“不必殺人了,充軍流放即可,就選在孟養吧。為了避免再出現麓川那樣的叛逆,我們應該向雲南遷移更多的漢人。
像這種流放充軍之人,優先發往雲南。
我讓東廠和錦衣衛去辦,將這些人抄沒家產,三日內遣送離京。
這是抄家的名單,你們傳看一下,沒有問題,刑部就出駕帖吧。”
王文接過駕帖,與陳循一起細看。
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
好傢伙,皇帝給出的名單上密密麻麻幾十號人,有王家的子侄錦衣衛千戶王林、王山等人。
有王振的親信,錦衣衛鎮撫周銓、小旗張伯通,僧錄司右覺義龔然、道錄司右玄義王道宏,匠人沈誠……
這些人雖然官位不高,但當年仗著王振的威勢和寵信,出入王振府邸、漏洩機密事情,不僅無人敢惹,而且爭相賄賂請託。
所以這幫人各各家道鉅富。
其中還有不少人是幫王振代為打理財產,以及經手與瓦剌的走私事宜。
陳循和王文看完,又將名單交給其他人傳看。
眾人看完,心中都冒涼氣,皇帝此舉,乃一石三鳥之計。
一是全面肅清王振餘黨,為王振的通敵賣國定性,同時為太上皇任用奸佞,誤國害民的失察之罪,徹底蓋棺定論。
二是震懾上皇派,讓這些心懷不滿之人,不要因為太上皇的返京而上躥下跳,興風作浪。
三是抄沒家產,大發橫財。在場的重臣們全看出來了,按著之前君臣之間達成的協議,名單上的這些人,其家產應該全部歸於皇帝所有。
太監、錦衣衛、僧、道、匠人,這些抄家所得歸內帑。其他的文武官員、富商巨賈,抄家所得歸朝廷,這是君臣之間早就商量好的。
如今按協議辦事,大臣們也無話可說。
只是可惜這四五十號人,就算每人家中只抄出五萬兩財產,合在一起可就是二百多萬兩。一筆鉅款啊,就這樣全部進了皇帝的口袋。
王文左右環顧了一下眾人,見都沒有意見,便向朱祁鈺回道:“啟稟陛下,臣等無異議,一會回去之後,臣便命刑部出具駕帖。”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