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溥連忙領命,站在一旁。
朱祁鈺又向白圭問道:“今天有什麼事嗎?”
白圭回道:“啟稟陛下,幾位朝廷重臣已經在東值房等候多時了。”
“哦,宣他們進來吧。”
然而重臣們並沒有帶來好訊息,于謙率先奏道:“啟稟陛下,廣東奏報,逆賊黃蕭養,偽稱順天王,帶著三百餘艘賊船,來進攻廣州府城。而廣州官軍徵調在外,無兵禦敵,請朝廷速作處理。”
朱祁鈺聞言都無語了:“於尚書的意思是,廣東也反了唄。你能不能告訴我,南方還有哪個省沒人造反?”
于謙啞口無言,也不答話。只因實在沒得說,南方除了南直隸,已經沒有全須全尾的好地方了。
見於謙也不打算回話了,朱祁鈺只得擺擺手:“你們兵部自己看著辦吧。”
胡濙又接著奏道:“陛下,晉藩的寧化王上奏,欲同六子一起來隨軍殺賊,以報國恩。另有晉王上表,欲進京朝賀。”
朱祁鈺好奇地問道:“朝賀是什麼意思?”
神奇的是,和于謙一樣,胡濙竟然也被問住了。雖然已經當了幾十年的禮部尚書,但是今天胡濙也有點不太確定這個朝賀是什麼意思。
晉王是要朝拜皇帝,恭賀新君登基?從字面上理解,沒錯。從慣例上講,也沒錯。
但是大臣們不用問就知道,藩王們普遍不服新君,怎麼會有晉王這種正牌頂級親王主動想要朝賀呢?
難怪皇帝不理解,就算在場的老狐狸們,也不大理解。
朱祁鈺見沒人說話,便笑道:“都准奏吧,請晉王入京朝賀,請寧化王帶著六個兒子進京觀戰。倒不用寧化王真的上陣殺敵,讓他們跟在朕身邊,一起給將士們助威吧。”
胡濙為難地回道:“陛下,這個時候,讓藩王進京合適嗎?”
“合適,讓他們來吧。京城大戰將起,便讓晉藩作為藩王的代表觀戰吧。戰後讓幾位宗親將戰爭經過如實傳達給各大宗藩。
咱們是有功還是有過,都讓各藩評一評,議一議。反正朕無愧於心,也不怕人說。”
眾臣聞言,也不好再反駁。誰要是出言反對,好像便是心虛膽怯,怕人議論一般。
朱祁鈺笑道:“大家都高興些,別這樣垂頭喪氣的。之前派去瓦剌的使團還沒有回來,我打算明天派出一支新的使團,去冊封伯顏帖木兒與阿剌知院為王。
並且遊說也先,讓他不要來進攻京師。如果他非要來,至少也要再晚幾天才好。
另外塞外苦寒,為了讓太上皇有更舒適的生活,我決定再冊封伯顏帖木兒之女為才人,服侍太上皇左右。新使團也會帶上數位宮女,前去侍奉太上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