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卷 第11章 和胖子撿漏
【宋代建窯兔毫盞。】
【時間:宋徽宗三年制成。】
【此物鐵灰色胎。敞口,弧腹,圈足,內施滿釉,外施黑釉至下腹部,釉面有窯變兔毫紋,因此被稱為兔毫盞,有積釉、流釉現象。是典型的建窯特徵。】
【價值:10萬左右。】
陳陽心頭怦怦直跳,自己簡直就有幸運女神眷顧,這剛出來就又撿到漏了?
他不動聲色,將視線從那隻兔毫盞上移開,裝作打量著那些紅寶石、綠寶石的樣子。這些古玩行當的人都是猴精,若是稍微被他發現一點異狀,這件寶物就落不到自己手裡了。
陳陽又有些恨自己學藝不精,自己只聽說過建盞的名字,但是連它的歷史和文化,就知之不深了。
建盞屬於黑瓷,是我國古代八大名瓷之一,為宋代皇室禦用茶具,窯址位於建甌,因此而得名。
建盞之所以盛名得益於宋朝風靡的鬥茶之風。
宋代人崇尚鬥茶,把茶餅研磨成細末放在茶碗裡,倒進沸水,水面泛起一層白沫,觀察白沫的濃度、亮度等,以定鬥茶的輸贏。
而為了襯託白色的湯花,黑瓷應運而出,顯得黑白分明。鬥茶家們都對黑釉建盞情有獨鐘,皆因建盞最適合“鬥茶”。
建窯盞頗為珍貴,兔毫更是名貴。
陳陽正準備找個藉口將這只建盞收入囊中,這時突然只聽胖子道:“陽子,你看這幾張錢,怎麼樣?”
陳陽轉頭一看,這個胖子正在幾本破破爛爛的書籍下面,翻出六七張古紙幣。
紙幣烏黑一片,邊緣微微泛黃,上面的字跡有的都已經模糊不清了,而且紙張都已經磨損的非常破舊了。
陳陽湊近去仔細一看,紙幣上面依稀看出“大明通行寶鈔”字樣。
“大明寶鈔?”陳陽微微一驚。
胖子也瞪眼盯著那幾個字,“大明?難道是明朝的錢?陽子,你看這是真是假?到底值不值錢?”
老闆笑嘻嘻的看著二人,他渾不在意的瞥著胖子手中的紙幣,笑道:“二位放心,絕對是真的大明寶鈔!”
陳陽卻有些不以為然,大明寶鈔雖然的確是明朝的紙幣,但就根本不值錢。
這就如同乾隆通寶一樣,乾隆通寶遍地都是,但真正值錢的卻不多。
朱元璋建立明朝後,因為缺少銅礦,無法大量發行銅錢,他就抄襲了元朝的作業,開始大肆發行紙幣,這就是大明寶鈔。
老闆笑道:“兩位年輕人,你們有所不知,大明寶鈔是世界上發行的面積最大的紙幣,長約三十厘米,寬約二十厘米。幣值分成了六個等級:一貫、五百文、四百文、三百文、兩百文、一百文。”
“一貫等於銅錢一千文或白銀一兩,四貫合黃金一兩。小額交易仍用銅錢。”
“一百文以下就用銅錢進行交易。”
“而且為了照顧當時大批不識字的老百姓,朱元璋還非常貼心地做了精心的設計,在紙幣上畫上一串串的錢幣圖案,一串代表一百文,一貫就是畫個十串,可謂是通俗易懂。朱元璋的這個發明,極大的方便了百姓,在世界上絕無僅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