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一小晌午填完“盈泰地產公司”的相關檔案,把後邊的瑣碎交給葛律師辦理後,林義和蘇溫在一家茶樓見到了約好的房產經紀人。
姓黃,名剛,叫黃剛。
中年人,個子不高。雖然打扮的很用心,但還是給人一種油膩感,這可能和對方的微胖體型、以及面板的光澤度有關。
根據黃剛的簡歷和自我介紹,他是一位從業了7年的香江地產經紀人。
由於這是招聘盈泰地產的負責人,林義不敢打馬虎,就提問,“詳細說說你的經歷?”
為了得到這份工作,黃剛也是拼了,“我是199o年入行的,那一年,香江政府在4個月內先後頒佈13項打擊炒樓的措施。
如規定樓盤登記時每人只可登記一次限購一個單位,向買賣樓花者徵收樓價的2.75的印花稅,促使銀行降低按揭貸款最高比例等,但依然無法制住樓市上升的趨勢。
大概是在1992年3月底吧,香江各區主要大型屋村成交價升至每平方米4萬港元以上,到1994年第一季度,售價升至每平方米5萬港元以上。
直至今年樓市泡沫破裂前,房價足足增長了4倍,尤其是今年6月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巔峰。
一般中檔住宅的房價要每平方米8萬港元左右,豪宅價格更是高達每平方米2o萬港元。
瘋狂的樓市引來了一大批炒家,當時地產圈子裡流行一句話:owtech就撈高科技虧本,炒樓賺錢,投機炒樓被當成最快捷的發達致富通道。”
黃剛說,為了賺取更多的佣金,他經常從早上9點忙到凌晨一點多。但回報也豐厚,有時候促成一單樓宇交易就能獲利數萬,那時他身邊一個剛入行的地產代理都能月入幾萬。
同時,當時政府對地產代理並沒有過多的規管,代理們不僅賺佣,還會炒樓。自己炒,與炒家合作一起炒,有時這個月買,下個月賣出,轉手就能賺十幾萬。
“那真的是一種遍地黃金的感覺。”黃剛回憶,以前做地產代理,不僅天天“魚翅撈飯”,還有不少炒家會請代理去夜總會夜夜笙歌,“有舞齊齊跳、有樓齊齊炒、有錢齊齊搵”。
但越漲越高的房價就像一個逐漸膨脹的彩色泡沫,沉浸在巨大喜悅,數錢數到手抽筋的炒家和代理商們都沒有想到,猝不及防地,這個泡沫“嘭”地一聲...
破了。
講到這裡,黃剛一臉沮喪,說自己這些年辛辛苦苦掙來的錢短短兩個月就打了水漂,還欠了一屁股債,生活壓力非常大,可以說是苦不堪言。
...
時間如白馬,過得很快,在林義和蘇溫兩人互動提問、黃剛作答中,不知不覺裡,兩個小時忽的就這樣過去了。
到得最後兩人商議一番,考慮到盈泰地產只是在房地產行業守城,而不是蓄意進取,以黃剛的本科學歷和從業經驗,應該能夠勝任。
商量完畢,林義向黃剛伸出右手,“黃先生,希望我們合作愉快。”
被錄用了?
看到林義伸過來的右手,以及在旁邊露出淡淡笑容的蘇溫,黃剛猶自不敢自信!
剛過去的這段時間裡,這兩人的尖銳問題可是把他刁難壞了,36o度無死角把他慘虐了一遍。
他內心一度感覺糟糕透頂,要不是礙於職業習慣強撐著,早就沮喪離開了。
有那麼一瞬間,在經濟危機中備受打擊、很多次想過自殺的黃剛精神都有一絲恍惚。
但此刻...
熱淚盈眶的黃剛恨不得立刻衝回家對妻兒子女說:不用怕,不用擔心,阿爸又找到工作了!又找到工作了!可以掙錢還債了!下個月就可以給你們買肉吃了...
“合作愉快!”心裡經歷了萬重山的黃剛,說出合作愉快的時候難免有一些激動,也有一種說不出的如釋重負。
確認了今後的合作關係,三人心態放鬆的喝了一會兒茶。
在此期間,林義跟黃剛詳細介紹了盈泰地產的情況,以及囑咐了一些需要注意的事情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