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今日以前,沈健還沒有來過崑崙山。
不過,對於這裡的許多傳說,他早耳熟能詳。
在萬古歲月以前,炎黃大世界東蓬萊和西崑崙相對立,代表同時代的兩大頂峰,也代表兩大修練體系。
不同於東蓬萊的練氣化神,自我求真,當年的西崑崙修行之法,更多師法自然,這其中既包括大自然,也包括其他生靈。
應該說,西崑崙的修行,是人族修道界歷史上,最早揣摩血脈傳承之力的法門。
後世碧海龍宮的“龍人”,某種程度上算時對西崑崙法門的繼往開來與發揚光大。
西崑崙時代,血脈傳承沒有碧海龍宮的“龍人”那麼誇張。
但在當時,便有崑崙族的說法。
崑崙族族人,先天親近崑崙一脈道法修行,尤其起步階段,上手相對簡單。
族人彼此之間當然也有天才和平庸的差別,但大多數人,修習道法都能小有所成。
至少,在崑崙一脈傳承中,不說人人都是天才,可也大多能走上修行之路。
用現在的標準來看,如果僅僅只是崑崙族道法本身的話,那麼崑崙族人的文肝天賦基本都能視為高於第一級。
這對於萬里挑一絕大多數人無法修練的普羅大眾芸芸眾生來說,機率實在高多了。
所以西崑崙成為當時最富盛名的道法聖地之一,萬眾景仰。
不過,事情的相反一面,就是崑崙傳承有一定的排外性。
外人初拜入崑崙門牆下,反而很難有大的成就。
唯有經過修道,血脈受影響一代代改良後,經過幾代人的積澱,才能誕生修行崑崙道法的天才。
崑崙族的說法,便自此而來。
在當時有些人眼中,是拿他們當非人看待的。
修行崑崙道法,同境界下,壽命會比修行蓬萊道法的人更長。
哪怕境界層次不高,壽數也會很長,所以崑崙一族也有長生一族的別稱。
但有一利,便有一弊。
修行崑崙道法的人,很難生育繁衍後代。
這種情況,跟龍、朱雀、麒麟等純血大妖相似。
傳聞中,天魔浩劫降臨時,西崑崙第一個遭劫,最先破滅,更早於東蓬萊。
一場浩劫險些讓人間覆滅,萬幸炎黃大世界終歸還是堅持過來。
不過包括西崑崙和東蓬萊在內的炎黃最初修道盛世,自此成為歷史。
傳言中崑崙族人沒有徹底滅絕,倖存者和另外一些修道界前輩先人一同前往炎黃大世界以外的諸天世界旅行探索。
他們,為其他世界帶去修道求真最初的種子,然後各自開枝散葉。
所以才有炎黃大世界乃諸天萬界修道文明源頭祖庭的說法。
其中既有東蓬萊一系的道法傳承,也有西崑崙一系的傳承。
開元大世界、羽行大世界等諸多世界,歷史上都曾經出現過類似碧海龍宮那樣唯血統論,壟斷修道資源,分裂社會階層的情況。
和碧海龍宮一樣,從技術法門上來說,都跟昔年炎黃西崑崙一系傳承有關,受其啟發,承其遺澤。
不過,歲月流轉之下,血統傳承的法門,漸漸都被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