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長,恭喜你修為實力更上一層樓。”胡威笑著當先向沈健道賀。
其他天海大學學生也紛紛上前,恭賀沈健。
“大家無需客氣,我不過先行一步而已。”沈健一邊收功調息,一邊同眾人打招呼。
這時,有一箇中年男子進入大校場,一路來到沈健等人面前。
“李老師,您來了。”沈健等天海學生,都向對方問禮。
來人正是目前天海大學武修系主持日常教導工作的院系副主任,也即是先前讓沈健看檔案的人。
李主任目光掃視眾人,點頭說道:“人差不多都在啊?那我現在就索性都先跟大家交代一下。”
他頓了頓後,繼續說道:“兩週後,院系將挑選一些成績出眾的同學,組織大家一同開展一次實戰歷練活動,屆時將會離校,遠赴北方,大家下去後都各自好好準備。”
面前一眾學生都大聲應是,表情並不意外。
這幾天,時不時就有人放出類似的風聲,大家早都已經有了心理準備。
甚至連挑選標準,大概人選,都有很多訊息流傳,一個個傳得似模似樣。
對校方組織的這次活動,學生們看法也都不一。
因為目前流傳較多的說法,是天海大學武修系,準備效仿元極、龍嶺、兆辰等學校,開展一次真正的實戰歷練。
類似歷練實習的活動,往往伴隨或大或小的危險性,而且是很難根除的危險性。
或者應該說,這種完全從實戰出發考慮的歷練,一定的危險性本就是必要的。
當然,危險性的大小,是明知有危險,迎難而上,不會是明知必死還要去送死。
進入現代修道文明社會後,類似性質的學校歷練實習,一直都有很大爭議,甚至為一些人抵制抨擊。
堅持者自然有,而且不在少數。
但天海大學近些年來的風格和決策,相較而言,沒有元極、兆辰、龍嶺那麼鐵血。
像這樣的活動,相對少見。
就算有,也往往是御艦系那樣的強勢科目院系。
在天海,學生之間曾有玩笑話,武修系等一些院系,屬於後孃養的。
這話或許有些誇張,但武修院系待遇無法跟御艦、煉器等親兒子學科相提並論是事實。
放在往年,李主任等人搞一回大動作,需要下定決心。
因為這樣的活動,背後需要相當份額的人力與物力資源支援。
現在,李主任做起計劃來就輕鬆多了。
某種程度上,這也是沈健入學後,武修系整體獲益的體現之一。
普通學生未必能看見這一點,對他們來說,更關心自己。
參加這次歷練能獲得什麼?
會不會真的有危險?
有人興致勃勃,躍躍欲試,同樣有人興趣缺缺,心生排斥。
天海大學在這方面,要求沒有龍嶺、兆辰、元極那麼嚴格,更多采取自願原則。
不過,參加歷練的門檻條件不會降低,仍然是相對優秀的學生才可參加。
這既是出於資源集中利用的考慮,也是出於安全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