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參加實習,靜靜待在星艦中,從我個人的感覺來說,外周天航線和內周天航線並無分別。”
對大家的好奇,段晨微笑解答:“不過,分別肯定有,只是那時候的我接觸不到罷了。
大家如果隨隊實習去了外周天航線,情況應該也差不多,因為我們目前身處的天地,就是戰艦裡,幹好自己的工作已經要全心全意,顧不到外面那麼多。”
所謂內周天航線,便是炎黃聯邦經過這麼多年來不斷遠航星空探索,已經穩定開闢出來的宇域。
這些宇域中,存在人能生存的新世界,並且已經被炎黃聯邦佔據開發,形成穩固的新生存空間,並且和炎黃大世界建立起穩定的星空之門作為聯絡,甚至有定點聯絡通訊。
無需雲湖號這樣能自行開啟星空之門的星艦,也能來往於類似世界和炎黃大世界本土,情況類似於太陰界的世界。
包括這一類世界周圍的宇域,大都已經被拓展探索,排除各項不穩定的因素後,便會被納入內周天航線。
相當於炎黃聯邦在星空中新開闢的疆土。
不過,維繫這些星空之門,具有極大的成本,所以平日裡使用,有諸多規定和限制。
雲湖號其實也可以透過穩定的星空之門來往於這些世界和炎黃大世界之間。
但作為最新銳的試驗艦,雲湖號採取獨立航行的方式,便於自身收集資料測試效能。
同內周天航線相對的外周天航線,則相對危險得多。
外周天航線即炎黃聯邦航行探索曾經抵達過的宇域,但是並未納入自身掌控,仍然充滿未知和各種不確定因素,又或者極具危險。
聯邦正不斷試圖,將之納入內周天航線的版圖內,可以說是星海遠航的最前沿陣地。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例如羽行、開元等其他諸世界,也同樣在努力進行星海探索。
很多時候,不同世界會探索到同一片宇域,進而引發大量的爭端。
畢竟,適合人生存的世界還是有限的。
如今時代,既競爭又合作是主流的共識。
其中競爭,就大都體現在外周天航線以及全新未知星空領域的探索上。
大家都想把全新的世界,納入自己的內周天航線版圖中。
一方全新宇域和世界的主導權,往往要經過極為漫長的爭奪,才會徹底確立,並得到公認。
即便如此,哪怕不爆發兩大世界甚至更多世界參與的全面戰爭,背地裡也仍然會有許多暗箭。
比方說,慫恿那片全新宇域獨立。
新世界獨立,為了同原先掌控自己的大世界對抗,便常需要藉助其他龐然大物的力量。
這其中操作好了,有左右逢源的可能,操作不好,要麼被原先的大世界平叛,要麼被其他大世界藉機吞併。
其中得失和紛爭,就非幾句話能說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