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龍骨在高溫狀態下,團成一個球。
在低溫狀態下,則是一根筆直的合金棍子。
這樣就能夠將數百米長的龍骨,給蜷縮成一團直徑在十米的鐵坨坨。
這樣就能夠將它給塞進火箭的貨艙裡面。
“你們只需要研究構件在低溫狀態下的加工就行,他的高溫記憶性不需要你們去考慮。”
耿博沒有給老黃繼續糾纏下去的機會,直接讓他們不要考慮這方面問題。
“好吧,不過還有一個我們感到比較奇怪的地方。”
老黃的疑問並不僅僅是在特殊的記憶性方面。
“它在低溫環境下的剛度實在是太高了,你們是要用在南極嗎?”
老黃至今都不知道耿博他們的具體來歷。
只知道來頭很大,而且很有錢。
雖然在這之前一再強調,不要問太多的問題。
但是科研人員的好奇心,還是讓他想要知道這樣特別的東西。
他們到底是要用在什麼上邊。
“你猜的倒是不錯,我們是要用在南極。”
如果能夠用這個藉口打消對方的疑問,耿博也不介意撒一個小小的謊言。
“咱們是要開始研製破冰船了?”老黃嘟囔了一句。
他產生這樣的聯想,也是很自然的事情。
最先就是江南造船廠的袁副總找到他,說是拉來了一個大客戶。
那說明應該是和船有關。
然後又和低溫環境有關係。
那麼除了破冰船之外,也沒有什麼別的東西了。
大概吧。
說到底,星際飛船也是船!
鐵道研究所的加工裝置很齊全。
而且耿博給了他們三天的準備時間。
這三天時間之內,他們不僅僅是仔細研讀了耿博發給他們的材料特性說明。
而且涉及了一整套加工工藝流程。
電熔爐率先開始加熱,每一塊重量為一百公斤的金屬錠被投入其中。
開始緩緩融化,變成一爐赤黃色的鋼水。
比火山熔岩還要更加耀眼幾分。
如果不佩戴相對應的護目裝置。
甚至都能夠直接將人的眼睛燒傷。
數千度的高溫,讓人難以靠近。
只有粗大的鉸鏈裝置,才能夠經受得住這樣的高溫,將盛滿鋼水的大型坩堝給抬起。
“這些大概還要三四個小時的時間,才能夠充分熔融。”
老黃看著充斥著熱浪和耀眼紅黃色的車間,略帶乾澀地說道。
人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