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星揚的生物學知識並不算太豐富,但也能夠看出這個專案之中蘊含著巨大的價值。
實驗主要是對太空環境下個體內腫瘤組織等3D類器官培養物的早期突變特徵進行研究。
尤其是論證重力環境和宇宙輻射。
是否會對這些產生較為深遠的影響。
“這對我們未來的載人深空探測飛行任務,應該是有一定的幫助。”
張星揚將這份申請書放在一堆不太厚的申請書之中。
這些都是張星揚覺得比較有意思的科研專案。
大多數都是在生物、天文、化學、物理等等方面較為新穎的課題。
另一堆申請書就要厚上很多,都快堆成一座小山。
不過顯然,張星揚認為這些都是沒什麼價值的專案。
“張總指揮,空間站和備用載人飛船的對接,快要開始了。”
當張星揚正在看一份有關於伽馬射線探測儀申請書的時候。
楊藝走了進來說道。
“您要到控制大廳,去看一看嗎?”
張星揚這才抬起頭來,看了看自己的手錶。
“時間過得這麼快。”
“那就去看看吧。”
走去控制大廳的路上,張星揚還在思考要將那一份伽馬射線探測儀放入到哪一堆。
伽馬射線暴,在天文學研究之中,還是佔據極大的份額。
作為宇宙之中罕見的極端天文現象。
伽馬射線暴,甚至有可能會決定地球上生命的命運。
根據推測,四億多年前的奧陶紀生物大滅絕,很大機率上就是源於一場伽馬射線暴。
其實天宮空間站搭載了一臺小型的伽馬射線檢測儀。
不過精度並不算是太高。
張星揚在走進控制大廳的那一刻決定。
這份申請書還是放在不過的那一堆之中。
畢竟這一專案,並沒有太吸引他的地方。
除非對方的伽馬射線檢測儀有什麼獨到的技術。
亦或者是他們在資料處理方案有什麼自己奇特的技巧。
走到自己的工作崗位。
張星揚已經將這件事拋之腦後。
現在最重要的事情,還是備用載人飛船和空間站的對接。
這關係到三位航天員,是否能夠順利在這之後從太空歸來。
“飛船現在已經進入了減速環節,做好了隨時開始對接的準備。”
雖然知道自己說的速度可能還趕不上張星揚自己看螢幕上的資料來得快。
但是楊藝還是十分敬業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