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年02月,山城,BS區。
“張教授,歡迎歡迎!”
熱情爽朗的接待人員,親切地和張星揚握著手說道。
這是位身高一米七五左右的大高個辣妹子。
雙方簡單客套了一番之後,進入了正題。
三個月之前,在張星揚的帶領之下,終於開發出了世界上第一款可以進入使用領域的無線輸電技術。
再加之這其中主要採用的是國內可以大規模煉製的氮化鎵,這種先進半導體。
在很短的時間之內,就引來了不少有志於發展高新科技的地區,想要大力支援發展。
於是,就有了這一趟考察之旅。
“我們規劃,在這裡建設一片佔地300畝的科技產業園區。”
接待人員指著面前一大片的空地,向火箭研究院的一行人介紹著。
“其中核心實驗園區約佔地33畝,包括空間太陽能發電站綜合實驗樓,先進半導體實驗中心,用來研究太陽能無線傳輸。”
“另外還有106畝試驗區,將用來建設升空實驗場地和高空氣球平臺除錯場等設施。”
空間太陽能初步計劃之中,並不會直接建設外太空太陽能發電站,最開始的太陽能發電站將會建設在平流層。
地球大氣活動都是在對流層之中,平流層就不存在受到不良天氣的影響,只要是白天都可以進行發電活動。
發電主要是透過高空氣球和無人機,來進行太陽能發電,然後再透過微波傳輸回地面,透過接收站進行併網供電。
“此外,在園區的外圍,我們將會建設太空育種區域和科教中心。”
雖然目前這裡還是幾乎一片荒地,但是接待人員的描述之下,大家對他們的計劃還是有了比較深刻的印象。
“大家有什麼疑問,都可以問我,我知道的一定會給大家解答。”
接待人員在介紹完了他們關於這片高科技產業園區的規劃之後,落落大方地說道。
剛剛她介紹的時候,張星揚就四處看了看。
山城是一座多山的城市,很少有平原地區。
即使是這一片產業園區的規劃地,也不例外。
南北兩側,是兩座不太高的山坡。
這就難免讓人產生了一些擔心。
“山城夏季多雨,山體滑坡的可能,你們考慮過嗎?”張星揚首先問出了一個讓對方沒有想到的問題。
他們在這之前,想到了研究院的人,可能會問投資或者是人才引進的問題。
沒想到張星揚率先提問的是自然災害的問題。
“這”接待人員先是愣了一下,隨後想了想自己這些年的生活經歷說道:
“山城每年是有一些暴雨之後山體滑坡的情況,不過這裡應該是不會的。”
“這裡的自然條件好一些,水土保持的比較好。”
張星揚聽完之後,沒有多說什麼,只是強調了一句:
“在進行園區建設的時候,一定要加強防災方面的建設”
“尤其是在防山體滑坡、泥石流、地震等等方面。”
山城距離龍門山地震帶之上,在歷史之上多次發生里氏7.0級以上的強大地震,造成了很大的危害。
這也是張星揚不得不考慮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