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歷過一番產能升級之後,擁有接近四千噸年產量的703廠,已經成為國內數一數二的碳纖維巨頭。
雖然名聲不顯,但是廠子每年的利潤是實打實的!
每年數十億級別的營收,在這個時代也只有數個堪比印鈔機級別的大型企業能夠做到。
更別說,703廠從事的還是具有極高附加價值的高科技材料生產。
產品利潤率能夠達到這個時代驚人的百分之一百!
數十億的利潤,早就讓越來越注意到這家企業的人虎視眈眈。
不過,703廠的背景,讓他們最多也就敢在報紙上吠吠兩句,鼓吹將703廠轉為私營。
為此,作為擁有703廠絕對控股權的火箭研究院,還曾經專門召開過一次會議。
將703材料廠起死回生的張星揚,當時在會議上罕見地發了一次脾氣。
“外邊那些人,怎麼亂說我不管!”
“但是,我們內部絕對不允許出現這樣的聲音!”
在講這話的時候,張星揚的雙眼之中迸發出狠厲的神色,極為罕見。
大家對於張星揚的印象,一般都是溫文爾雅的一個年輕人。
從來沒有見過他這樣的一面,即使是和張星揚是多年好友的耿博也是第一次見到。
但是,張星揚這一次這麼生氣是有原因的。
703廠可以看做是張星揚重生以後,發展起來的第一個專案。
他對於703廠還是有不少感情的。
當時在進行股權改造的時候,為了廠子能夠儘快的投入生產工作。
廠子的管理人員基本上沒有進行更換,還是原班人馬。
火箭研究院雖然是703廠的大股東,但是除了一些重大的決策專案,以及技術改造之外。
平日裡,是不參與廠子裡邊的實際管理工作的。
結果就出事了。
廠子裡邊有幾個看不清形勢的管理人員,想要將廠子轉為私營。
這樣他們能夠從中吃到不少的利益。
而最為關鍵的,就是佔據股份大頭的火箭研究院。
只要火箭研究院一直不鬆口,那麼703廠的性質就不會變。
“本次事件之中的所有涉事人員,全部開除!”
在會議之上,作為大股東代表的張星揚面無表情的宣佈決定。
本來在火箭研究院入股的時候,就應該對原先的管理層進行調整。
只不過當時張星揚沒有那麼多人手來管理這樣一攤子事情。
火箭研究院本身的研究任務就很重,自己人手都恨不得掰成兩個來用。
所以只能夠將就著用原來的管理人員。
誰能想到這裡邊的幾個蛀蟲,膽子竟然這麼大。
不僅僅是貪汙公款,私吞原本應該給員工的福利款那麼簡單。
他們竟然想要吃一口703廠的股份,將火箭研究院踢出局!
簡直就是,人心不足要吞象!
這也是張星揚會這麼生氣的原因,這個時期不知道有多少原本經營良好的國營企業。
就是被這樣的蛀蟲給整垮了,然後被他們盤下後,瞬間又恢復了經營良好的狀態。
在這個過程之中,蛀蟲們吃的是肚滿腸肥。
703廠廠長胡德明,在張星揚宣佈完決定之後,有些臉色難看的低下了自己的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