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負責貼身盯防,另外兩人保持距離,隨時協防,才有可能逼迫凌峰迴傳或者放棄突破。
可是,在場上踢球的,並不止凌峰一個人!
如果自己將防守重心移到左路來限制凌峰的話,中路的魯尼和左路的斯特林,都能夠獲得更多的空間和機會。
這是為什麼第二粒進球會發生的原因!
同時也是超級巨星的作用!
威爾士有貝爾,英格蘭則有凌峰!
另一邊,目睹弟子們反超比分的霍奇森,也是從教練席起身,來到場邊給弟子們鼓掌。
看向凌峰的眼神之中,充滿了欣賞之色:
不愧是我的愛徒!
反超比分之後沒多久,主裁也隨之吹響了上半場結束的哨聲。
就這樣,英格蘭手握一球優勢,開心地回到了更衣室內。
短暫的中場休息時間裡,霍奇森先是誇讚了弟子們在落後之後的從容不迫以及團結一致。
然後也是點名讚揚了球隊的兩粒進球。
不過,他不忘指出球員需要改進的地方:
比如斯特林在邊路多些回撤接應、瓦爾迪要更加頻繁的進行穿插肋部,牽制對手中衛.
考慮到球隊半場比分領先,下半場可以穩紮穩打。
而落後的威爾士肯定會壓出來進攻,從而在身後暴露更大的空當。
屆時,凌峰的穿透性傳球就能夠與瓦爾迪打出傳切配合。
所以,本想換上凱恩的霍奇森,還是決定讓瓦爾迪再留在場上多踢一會兒。
等到六十分鐘再換,也不遲。
除了進攻的戰術佈置之外,霍奇森還特別強調了在對手拿球準備打反擊的攻守轉換階段時,就近人員必須對對方持球人進行雙人包夾。
尤其是威爾士的中場核心拉姆塞!
經過上半場的比賽,霍奇森在場下看得一清二楚。
威爾士的拿球點有限,也就是貝爾和拉姆塞以及喬阿倫三人。
其中,拉姆塞是威爾士快速反擊的策動者,也擁有著傳出威脅球的能力。
所以,第一時間對其進行包夾,就能夠延緩對手反擊速度之餘,也讓其他隊友回防到位。
對此,凌峰也是深以為然。
即便貝爾是威爾士絕對的當家球星。
但是,他的作用還是體現在牽制防守,以及打出反擊時的推進能力。
而拉姆塞才是這支紅龍的真核!
。。。
下半場易邊再戰。
威爾士並沒有立即猛撲而出,反而繼續退守半場。
見狀,英格蘭也不急。
反正現在比分落後的又不是他們。
於是乎,在凌峰和魯尼的呼喊聲中,英格蘭眾將也是耐心地進行控球傳導,不貿然發動進攻。
隨著英格蘭掌控節奏,時間一點一滴的流逝。
當比賽時間邁過第六十分鐘之際,威爾士眾將也終於按耐不住,開始壓出來進行前場逼搶。
這是迫不得已的。
因為,如果他們不進行高位逼搶,他們就無法從對手腳下搶下球權,從而發動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