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若風出現在學校會議室中,校長特意將最中間的位置留給他。張若風連忙謙讓,最終還是沒有拗過態度堅決並且高風亮節的校長。
剛一落座,下面的閃光燈就頻頻亮起。這讓張若風有些不太適應,伸手擋住眼睛。下面記者連忙提醒他放下手,露出正臉。
一番拍照後,採訪進入正式提問環節。
“若風,你好。我是《新聞晨報》的記者,你能跟我們晨報的讀者分享一下你的成長之路嗎?這些天,你的故事、你的經歷接連登上中南經視、中南衛視、中央電視臺。但是,我們讀者還是對其中很多內容感到好奇。你能親自說說嗎?比如,成長之中有哪些艱辛,又有哪些喜悅。”
記者詢問的很仔細。
張若風想了想,認真的回答道:“我並不覺得我的成長之路有多麼艱辛,在政府與社會各界的幫助下,我有衣服穿,有地方住,有飯吃,並且身體健康,這就已經很好了。”
“我認為沒必要過度渲染我的苦難,每個人都會遇見不同的困難,唯一的區別只在於,有人會去與困難做戰鬥,有人選擇繞開或者躲避,有人乾脆直接在困難面前投降。我唯一做得比較好的事情是,我沒有被困難擊垮,我還站在這兒。”
張若風微笑而又平靜。
出乎意料的成熟,沒有半點刻意煽情,也沒有半點渲染苦難,只是強調積極向上。
這讓下面的記者暗暗讚歎,不愧是能上央視的少年,水平就是不一般。
“我們看最早的那期紀錄片,上面說你為了妹妹的音樂夢想,天天熬夜打工,導致了自己身體素質下降,無法再當橄欖球運動員,而你在初中時期卻是學校的王牌核心。是什麼促使你做出這樣決定的呢?”又一家媒體站起來提問。
張若風還是很認真的回答:“並沒有什麼東西促使我做出這個決定。這就是非常正常的條件反射。若雨的歌唱天賦那麼高,她應該得到專業的音樂訓練。而現在你們也看到,我當初做出這個決定有多麼正確,若雨已經成為全國聞名的選秀冠軍,所有人都認可了她的才華。”
“我們發現你的音樂天賦也很高,很多專業的製作人都說你的嗓音天賦其實比若雨同學更強,而且你還有出色的的創作能力,《隱形的翅膀》《倔強》《夜空中最亮的星》《追夢赤子星》這四首膾炙人口並且充滿正能量的歌曲都是你的作品。那麼,當初為什麼你沒有選擇自己去學習呢?”
記者繼續問道。
他這個問題的角度有些刁鑽。
張若風淡淡一笑:“這就是我的聰明之處,繳一個人的學費,卻培養出了兩個人。”
他四兩撥千斤,讓現場一片大笑。
隨後,記者們又問籃球方面的問題,重中之重就是與橡樹高中那場絕世逆襲之戰。
張若風一一作答,又不露痕跡的誇讚學校以及主教練。
讓現場的記者、校長、主教練都很滿意。
釋出會快結束的時候,記者忽然問了一個相對尖銳並且很現實的問題:“你怎麼看待你的二叔三叔。據我們所知,他們都是成功商人,尤其是你三叔,他有很多金錢。但是…他們都沒有選擇向你們伸出援手,你恨他們嗎?”
這個問題不好回答。
張若風卻在提出問題後不到十秒內給出答覆:“我不會因為他們不向我們伸出援手就去恨他們,他們並沒有這種義務。”
“那麼你們現在的關係很密切嗎?”記者繼續問。
“不密切。”張若風簡單的回答:“我們之間沒有往來。以前沒有,以後應該也不會有。”
……
張若風的二叔三叔並沒有享受到張若風張若雨兄妹成名的紅利,實際上他們最近這段時間過的備受煎熬,很多人都在背後戳他們的脊樑骨,沒有一個正常人會覺得他們做了正確的事情。
二叔的食品加工廠已經幹不下去了,沒有人想跟一個連親侄子親侄女都扔到國宅不管不顧的冷血動物做生意。
三叔的代工廠也關了幾條生產線,不僅僅是美源撤了訂單,其他飲料公司也紛紛中斷與他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