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員開始上菜,電視裡也播放到張若雨被黑事件。
張若風carry全場的全過程都被記錄,並且幾乎完整的播出。
包廂裡的賓客經過剛才千度副總裁蔡文超望風而逃的事件,早已經對張若風的能力膜拜到五體投地。
但是其他觀眾並沒有。
他們感受到的是一個十八歲少年的臨危不亂以及運籌帷幄。
當然,最重要的是。感受到這位少年的正義凜然。
他在每一個電話中,每一次見面中,所展現出來的都是對網際網路犯罪的深惡痛絕。
這是官方最想看到的形象。
雖然聰明一點點觀眾,會從中體會到這個少年的小狡黠,比如他帶著記者去歐陽臺長辦公室,比如他親自帶隊前往犯罪嫌疑人的別墅。
頑強不屈/正面陽光/積極向上/勇敢正能量。
這是這部紀錄片所希望展現出來的東西,它做到了。
雖然每個人都知道央視1臺播出這檔節目的說教意味。
但是,每個人都被電視裡的內容所打動。因為真實,並且有血有肉。
它不是官樣文章,也不是刻意擺拍。
而是把最真實的現場,最真實的人物擺在電視機前。
“這期節目比做一百檔誇誇其談的道德說教欄目宣傳效果都要強!”
歐陽南濱看著電視感慨道。
節目的結尾採訪了張若風的國宅主任,鄰居以及他的橄欖球教練。
鄰居們還是那些唯心主義的說辭,比如很多年前就知道這兩個小孩不是池中物,一看就很聰明,一看就會出名之類的。
國宅主任則表示:“我希望媒體能夠公允的看待一些社會現象,不要隨便的給某個群體貼上一個既定標籤。”
他點出了這檔節目的另外一個主題:不要再圍繞國宅少年做那些負面引導。
至於張若風的橄欖球教練,他很有意思,他對著鏡頭說:“國宅少年們就像是一條條蜿蜒曲折的溪流,它們被狹窄的河岸所束縛。於是,有一些被永遠的困在了某個池塘,有一些流入下水道中與黑暗為伍。但是,也有那麼一些會激烈的奔過巨石,衝過瀑布,流向寬廣的大海!”
央視的風格就是這樣,他們總會在節目的最後人為的點題。
張若風坐在餐桌上沒有說話。他實際上認為,在自己重新走上球場那一刻,倔強的伴奏唱到最高潮,這檔節目戛然而止,最好!
給觀眾一個留白。
如果所有事情必須是勝利才能畫上句號,那麼勇敢也將變的不是那麼勇敢。
飯桌上每個人都很高興,大家觥籌交錯,賓主盡歡。
吃完晚飯。
歐陽南濱帶著歐陽山成兩人先走了,離開之前,他的小女友特意與張若風合影了十幾張,還讓張若風簽了十幾個名。相比之下,她的偶像路接天反倒是少簽了幾個。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她現在更喜歡蘭陵笑笑生的緣故。
歐陽父子離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