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寧府官道上。
陳璟一路行來,看到了很多從大夏逃到大魏的難民,也有因為兩國開戰,失去住所的大魏流民。
這些人有些病死路旁,有些也已經處於飢寒交迫的境地,如果進入冬季,這些難民流民不能找到落腳的地方,那麼等著他們的一個是被“物競天擇”的結果,一個則是被逼淪為匪患的道路。
出了清河鎮後,途經眉山縣,再往南走就是大魏邊境。所以,陳記車隊走了兩天就進入了眉山縣境內。
這裡不像是清遠縣,多水少山,眉山山脈好像是一條畫在大魏與大夏兩國之間的眉毛,故此得名。
所以眉山多山少水,窮山僻壤,自然就多了很多匪患,佔據為王的難民流民們,似乎找到了另一種活法。
他們以眉山山脈為根據地,出沒於眉山縣的村鎮,搶奪百姓的財物,甚至還會抓一些男人上山入夥,當然,他們也不會放過那些女人。
張梁等人當初逃難,途經眉山的時候,就曾被這些人拉著入夥,可張梁等人尚有良知,所以並未答應。
眉山縣柳陽鎮。
這裡是以柳山命名,鎮子在山體的南坡下,比起清河鎮小了大半。在鎮子外五里處,有一處名為“四海”的客棧。
因為這裡已屬於大魏邊境不遠,鎮子上因受到戰亂的影響,本地人逃走了很多。
能留下的多是老弱,過了柳陽鎮,再往前百里,過“山陰關”就是大夏的境內了。
雖然兩國交戰,可大夏和大魏尚有商賈往來,奇貨可居,兩國因為地域不同,特產不同,各有所需,所以商人總是能從中看到機會。
這做兩國貿易的總是一本萬利,而陳璟這一次,就是在從張梁處,瞭解到大夏地處南方,雨水充足,糧食產量遠超北方的大魏這一情況,才動了入大夏收糧的想法。
此刻,破敗不堪的客棧招牌略顯傾斜地掛在門楣之上,在“四海”的海字旁,竟鑲嵌著一枚折斷的箭羽。
由此可見,這裡時常發生戰鬥,能在“四海”留宿的也都是那些“為財而死”的精明商賈。
“老大!”
一名打扮如夥計,可卻怎麼看都彆扭的男子,朝櫃檯內的大鬍子男子叫了聲。
那大鬍子卻瞪了眼他:“叫掌櫃!”
“哦哦,掌櫃,這都一天了,也沒見一個住店的,我看咱們是白弄死後面那兩個了。”
“別廢話!”
大鬍子朝門外瞧了眼:“讓兄弟們在後面藏好了,咱們今天不是為了別人,記住,我們是要殺了從清遠縣來的那陳記的東家。”
“對對。”
二人正說著,院子傳來幾聲馬匹嘶鳴,這打扮成夥計的,便忙著走向了門口。
只見來的三人,為首的身穿白色長衫,器宇不凡,跟著的兩個五大三粗,腰間掛著“傢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