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練們很在乎。
當然,不僅因為培養出一名世界級選手、甚至歷史級選手,能為俱樂部、能為自己帶來多大名望,也不僅因為那豐厚的獎金。
更多還是出於專業人士,對天才的欣賞,不願見這樣的天賦被埋沒。
陳景沒說話,皺眉思索。
放在以前他肯定不樂意,一個是性格問題,他不喜歡拋頭露面。其次是安全性問題,和其他大多數體育運動不同,格鬥在眾多對抗性運動裡,也是最直接、最暴力的那個。
其他運動,你在賽場人動作稍微激烈點,就會犯規,要是直接出拳——除非冰球,基本都會被判罰下場。
但在格鬥裡,你出拳要是不夠狠、不能把對手打趴下,那就獲得不了勝利。
但......
現在情況不同了。
自己需要提高格鬥技巧、戰鬥能力。
好像也不是不行?
“讓我回去好好考慮一下?”陳景給出這樣的答覆。
UFC的名頭很大。
但他只是聽說過,並不瞭解。
教練們興奮點頭:“好好好。”
“您要是有什麼拿不準的,就問我。”
“我二十四小時都在。”
“別問他,問我,我會說話。”
還沒著落的事。
但幾個教練已經爭起來了。
要不是照顧陪練的那個,還得注意自己這個學員的心理健康,他也想過去和那些人爭一爭。
身為教練的。
誰不想帶一個“馬西阿諾”或是“舒格”出來。
陳景換了個對手。
從U18換成俱樂部的主力,陪練價格水漲船高。
不過效果,也同樣的水漲船高。
這些真正的職業拳手,對身體有極高的掌控力,而且反應速度更快。
有時候陳景都看出他的意圖,乃至看出下一步、下兩步的意圖。
但身體跟不上。
兩個月的訓練,欺負十八歲各方面都不成熟的小孩子還沒什麼問題。
可對上這些千錘百煉的身體。
還是差得多。
陪練畢竟是陪練,有教練們出謀劃策,他們很快抓住重點。
腦子很好、眼力不錯。
但明顯就是沒打過架的。
這思路不行。
和孟阿滿那種單純的喂招不同,俱樂部的陪練更強調對他戰術思維的精簡。
別弄那麼複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