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封的皇宮內,朝堂之上氣氛緊張而莊重。信使剛剛將金國求和的訊息傳回,此刻的趙瓔珞端坐在龍椅上,目光掃過群臣,心中卻是波濤洶湧。
“殿下,”內侍王守恩低聲在趙瓔珞耳邊說道,“岳飛將軍傳來的訊息已經告知了各位大人。”
趙瓔珞微微點頭,示意王守恩退下,然後看向群臣,緩緩開口:“諸位愛卿,金國有意求和,提出的條件是讓出真定和涿州。對此,你們有何看法?”
朝堂上頓時議論紛紛,大部分群臣都認為應當答應金國的條件。一位老臣出列,拱手說道:“殿下,真定、涿州乃是我大宋故土,若能收回,疆域便可恢復至太祖時期。此等好事,實乃天賜良機,不可錯失啊!”
“是啊,殿下,”另一位大臣附和道,“金國此次求和,顯然是畏懼了我大宋的兵威。我們應該見好就收,趁機穩固邊疆,發展內政。”
然而,並非所有朝臣都持此觀點。韓世忠、朱勝非、張浚等武將紛紛出列,表達了不同的意見。
“諸位愛卿,”趙瓔珞緩緩開口,“白天的爭論,孤都聽到了。你們各有各的道理,但朕想知道,如果我們選擇繼續進攻,勝算幾何?”
朝堂之上,經過一夜的深思熟慮,趙瓔珞心中已有了決斷。她端坐於龍椅之上,目光堅定地掃過群臣,最後落在了韓世忠等武將身上。
只見趙瓔珞一身戎裝,英姿颯爽,她身邊跟著一隊精銳的侍衛,氣勢如虹。岳飛上前行禮:“末將岳飛,參見公主殿下!”
“韓世忠、朱勝非、張浚,孤決定採納你們的建議,繼續對大金國用兵。”趙瓔珞的聲音堅定而有力,在朝堂上回蕩。
張浚則顯得更為激進:“殿下,我們與金國的戰爭已經持續了太久。如今好不容易有了這個機會,豈能輕易放棄?我們應該傾盡全力,一舉滅掉金國!”
“嶽將軍,你認為我們應該如何進攻?”趙瓔珞詢問道。
她站在點將臺上聲音激昂地說道:“將士們!這一戰關係到大宋的未來和命運!我們要團結一心奮勇殺敵!徹底消除大金國對大宋的威脅!讓我們的子孫後代能夠安居樂業!你們願不願意與我並肩作戰?”
朝堂上的爭論愈發激烈,趙瓔珞靜靜地聽著,心中卻是暗潮洶湧。她知道,這個決定關乎大宋的未來和命運,必須慎之又慎。
“殿下,”韓世忠聲音洪亮地說道,“金國此次求和,只是緩兵之計。我們不能因為一時的得失而誤了長遠大計。燕雲十六州乃是我大宋的心腹大患,只有趁此機會一舉收復,才能永絕後患!”
趙瓔珞微微點頭,示意岳飛免禮。她環視了一圈周圍的將士,然後目光堅定地看向岳飛:“嶽將軍,這一戰,我們要徹底消除大金國對大宋的威脅,將他們的政權趕到塞外去!”
“韓將軍所言極是,”朱勝非介面道,“我們不能被金國的求和所迷惑。只有徹底擊敗金國,才能確保大宋的安寧。”
西路軍大營內,王再興正坐在主帳中檢視地圖,眉頭緊鎖。近日來,他一直在籌劃如何更有效地配合岳飛的主力軍作戰。突然,一名傳令兵急匆匆進入大帳,手持一封緊急軍令。
趙瓔珞聽後點頭贊同:“此計甚好!就依嶽將軍所言。另外,我們還要加強後勤補給和情報收集工作確保萬無一失。”
朝會結束後,趙瓔珞單獨留下幾位重臣,殿外烏雲密佈,似乎正在醞釀著一場大雨。
隨著趙瓔珞的一聲令下大宋軍隊浩浩蕩蕩地出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