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對禁軍改革的想法之後,趙瓔珞便開始著手實施自己的計劃。
她知道要想掌控軍權就必須先安插自己的親信在軍隊中擔任要職。
於是她便將一直跟隨自己的文博淵提拔為殿前侍御使,負責拱衛開封。
文博淵一直忠心耿耿,不離不棄。
如今被趙瓔珞提拔為殿前侍御使,他更是感激涕零,發誓要誓死效忠公主殿下。
而原本屬於趙構的劉光世、郭偉等人,則被趙瓔珞派往了長安、蜀地等偏遠地區擔任將領。
這些人雖然有些不滿,但也不敢違抗公主殿下的命令,只好收拾行囊前往偏遠地區赴任。
除此之外,趙瓔珞還封岳飛為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韓世忠為樞密使……
這一番人事調動,她幾乎將所有跟隨自己的親信都安插在了各路大軍的要職上。
這樣一來,她就能夠牢牢地掌控住軍權,為接下來的改革打下堅實的基礎。
當然,對於大宋皇室,她的哥哥弟弟們,趙瓔珞也都給了地位比較高的閒職,剝奪了他們對大軍的指揮權。
她知道這些人雖然沒有什麼本事,但畢竟是皇室血脈,不能太過冷落了他們。於是她便給他們安排了一些清閒的職務,讓他們能夠老老實實的享受榮華富貴,不要妄動什麼念頭。
只有信王趙榛是個例外!
他被趙瓔珞任命為樞密院副使,掌管西京洛陽防務。
趙瓔珞看著朝堂上跪倒一片的官員們,心中不禁感慨萬千。
她知道自己的這番人事調動勢必會引起一些人的不滿和反彈,但她並不在乎。
……
太上皇趙構雖然已經退居幕後,但他並沒有完全放下對朝堂的關注。他時刻留意著朝堂上的風吹草動,尤其是自己那個妹妹趙瓔珞的一舉一動。
最近,趙構發現自己在位時的那些臣子們似乎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打壓和排擠。有的被降職,有的被外放,甚至有的被直接罷免了官職。這讓他感到非常惱火和不滿。
他忍不住責問趙瓔珞:“你當初答應我不會輕易動這些臣子,為什麼現在又動了?”
趙瓔珞看著趙構,淡淡地說道:“皇兄,你現在已經是太上皇了,就應該好好享受你的晚年生活,別再想著干預朝政了。”
趙構一聽這話,頓時氣不打一處來。他猛地拍了一下桌子,怒道:“我是太上皇,但我也是大宋的皇帝!我怎麼能眼睜睜地看著你胡作非為,敗壞朝綱?”
趙瓔珞緩緩地說道:“並沒有胡作非為,更沒有敗壞朝綱。我只是在整頓朝堂,清除那些德不配位、尸位素餐的官員。這些人都是在你在位時被提拔起來的,但他們並沒有為大宋和百姓做出什麼貢獻,反而一味地貪圖私利、結黨營私。這樣的人,難道不應該被降職外放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