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如果南下,則等於放棄了中原地區和大片的領土,大宋的江山將更加不穩。
經過一番激烈的爭論和思考後,趙構最終做出了決定。他站起身來目光堅定地掃視了一圈朝堂上的大臣們然後沉聲說道:“朕決定親征!朕相信只要我們團結一心必定能夠穩定局勢保住大宋的江山!如若不勝朕也會尋求與趙瓔珞和談之道!”
最終,他還是想為自己的皇位再搏一把,真宗皇帝親征都能擊退遼人,難道自己就打退不了自己的妹妹?
趙瓔珞率領的十幾萬大軍如狂風巨浪般渡過長江,鐵蹄踏碎江水的波濤聲震撼著每一個人的心靈。他們的目標只有一個:直逼建康城,捉拿趙構。
而建康城內的守將張俊,此刻正焦急地站在城牆之上,眺望遠方。
當趙瓔珞大軍的旗幟在視線中越來越清晰時,他忍不住倒吸一口涼氣。
“快!加急向朝廷求援!”張俊對身邊的傳令兵大聲喊道,聲音中充滿了急切。
然而,他心中清楚,即便是朝廷的援軍趕到,也需要時間。
而這段時間,對於建康城來說,無疑是最為危險的。
就在張俊心急如焚之際,遠方突然塵土飛揚,一支軍隊正急速朝建康城趕來。
張俊定睛一看,頓時驚喜交加——那是朝廷的旗幟,是援軍到了!
然而,當援軍漸漸靠近時,張俊的心卻再次沉了下來。因為他發現,這支援軍的人數遠遠少於趙瓔珞的大軍。
得到探子回報說是官家親征之後,張俊急忙率城內的大小官員開城迎接。
下了御攆登上城樓之後,趙構面色凝重,身後是趙鼎、秦檜、黃潛善等一班朝臣。
“張俊,現在情況如何?”趙構一下車輦,便急忙問道。
張俊苦笑一聲,指了指城外趙瓔珞的大軍,道:“陛下,您都看到了。趙瓔珞的大軍已經兵臨城下,而我方兵力懸殊……”
趙構順著張俊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見趙瓔珞的大軍如烏雲般壓城而來,氣勢洶洶。
趙構身為大宋皇帝,卻素來膽小懦弱,對於戰爭和血腥毫無興趣。
當他真正看到趙瓔珞這二十餘萬大軍抵達建康城下時,他心中充滿了恐懼和不安。
“這可如何是好?萬一建康城失守,朕的性命豈不危矣?”趙構在焦急地踱步,面色慘白。
一旁的趙鼎見狀,心中不禁暗歎。
他知道,趙構的性格如此,本不適合擔任皇帝這個重任。
但此刻,大宋的江山和百姓的安危都繫於趙構一身,他不得不挺身而出。
“官家,您身為大宋皇帝,此刻豈能退縮?”趙鼎上前一步,厲聲說道,“建康城是江南的屏障,一旦失守,後果不堪設想。您必須親自登上城牆,鼓舞士氣,才能穩住軍心。”
趙鼎的話語如同一記重錘,狠狠地砸在他的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