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使臣被帶進御書房,躬身行禮之後,將國書呈給了段正嚴,“大理國皇帝陛下,我朝陛下特派微臣前來,請求大理國出兵相助,共同對抗叛軍。這是官家親筆所寫的國書,請陛下過目。”
段正嚴接過國書,緩緩開啟。
他的目光在國書上快速掃過,心中卻是翻起了滔天巨浪。
他知道,這個請求對於大理國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大理國雖然以臣之禮年年入供大宋朝廷,但兩國之間畢竟相隔千山萬水,一旦同意出兵,勞師遠征,最終的結果誰也無法預料。
他沉思片刻,將國書合上,放在御案上,抬頭看向大宋使臣,“你回去告訴陛下,他的請求我已經收到了。但出兵之事非同小可,我需要時間考慮。”
大宋使臣心中一緊,感覺這事似乎要黃。但他也不能多說什麼,只能感謝之後告辭。
段正嚴揮了揮手,示意內侍將大宋使臣帶下去。他再次陷入了沉思之中,他知道這個決定對於大理國來說意義重大。
他不能輕易做出決定,必須慎重考慮。
就在這時,門外傳來了內侍的通報聲:“啟稟陛下,相國高量成求見。”
“宣。”段正嚴沉聲說道。他知道高量成是他最得力的助手之一,也是大理國的智囊團。他相信高量成一定能給他一個好的建議。
不一會兒,高量成走進了御書房。他年紀雖輕,但眉宇間卻透露出一股沉穩和睿智。他向段正嚴行了一禮後說道:“陛下可是在為大宋的請求而煩惱?”
段正嚴點了點頭:“正是。高相國可有什麼好的建議?”
高量成微微一笑:“陛下,微臣以為我們可以答應大宋朝廷的請求。”
“哦?為何?”段正嚴有些驚訝地看著高量成。
“陛下,您想,如果我們拒絕了大宋的請求,那麼就會失去大宋這個盟友。而如果我們同意出兵,那麼就可以趁機向大宋提出一些條件,比如增加歲貢、開放貿易等。這樣一來,我們不僅可以得到實際的好處,還可以藉此機會提升大理國在國際上的地位。”高量成緩緩說道。
段正嚴聞言眼睛一亮,但他很快又皺起了眉頭:“話雖如此,但出兵之事非同小可。我們無法保證能夠戰勝趙瓔珞的大軍。”
“陛下所慮甚是。”高量成點了點頭,“所以我們可以無限期延緩出兵速度。我們可以告訴大宋朝廷,我們需要時間準備。等兩個月後,想必大宋朝廷已經和趙瓔珞分出了勝負。到時候我們再做決斷也不遲。”
段正嚴聞言哈哈大笑:“妙!妙!高相國果然足智多謀!”他心中的煩惱頓時煙消雲散,“就依高相國所言!你立刻去擬一道旨意傳給大宋使臣!”
“是!”高量成應了一聲後轉身離去。
臨安城,皇宮內。
宋朝使臣風塵僕僕地從大理國歸來,臉上洋溢著難以掩飾的喜悅。
經過一番周折,他終於說服了大理國皇帝段正嚴出兵相助大宋朝廷。
這份功勞足以讓他官升一級,想到這裡,他不禁加快了腳步,急切地想要將這個好訊息告訴趙構。
當他走進大殿時,只見趙構正愁眉苦臉地坐在龍椅上,顯然是在為金國拒絕出兵的事情煩惱。
他心中暗自得意,他知道自己的好訊息一定能夠讓趙構開心起來。
“官家,微臣有好訊息要稟報!”他進殿後高聲啟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