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然她的耳邊又傳來了蘭家兄妹的對話,頓時讓唐寶寶有些哭笑不得。這都什麼時候了,怎的還想著與人爭奪方正?
不過,她心裡卻忽然升起了一眾想法,很想了解這個男人,究竟有什麼魅力,竟然能讓女子一個接一個地為他付出?
曾經人說,一旦女子對一個男子產生了好奇心,那麼她在心裡就對這個男人有了好感,繼而就會慢慢發展出感情。
唐寶寶卻不知道,就是如今這份好奇心,讓她收穫了一份專一的感情、一份獨寵的甜蜜!
方正和柳如海猶如敘舊般閒談著,這讓福王和劉大海甚是歡喜。因為時間拖得越久,他們準備得就越充分,到時候趙順的安全也就越有保障一些。
不過拖延時間終究不是長久之計。
久而久之下,方正也感覺有些不對勁了,對柳如海道:“柳大哥,你還是實話實說吧。既然他們讓你來拖延時間,那麼就證明了柔兒肯定出了什麼意外。”
柳如海慚愧得無地自容,可畢竟雙方站在對立面上,而且身後便是福王和劉大海。他也很想把真想告知方正,可一想起自己還有妻兒,便把到了嘴邊的話又咽了回去。
方正見他欲言又止,心中瞭然,頓時臉上便是一陣哀傷。
“柳大哥,其實你不說我也知道,柔兒定然是在王府中出事了。”方正略帶鼻音道:“我也明白你為何遲遲不肯告知我真想的原因,所以我並不怪你。”
“趙有財,把柔兒還給我!”
方正猛然間聲嘶力竭的一聲大喝,震驚全場!就連天空中也忽然飄起了朵朵如米粒般的小雪花。
下雪了!
福王沒來由地從方正話語裡聽出了幾分殺意,連忙走了出來。不過身份使然,這些年一直被人稱作福王或者王爺,可他的名字卻從來很少有人提及!
沒想到現在卻從方正嘴裡吼了出來,頓時讓他有些惱羞成怒。
這個名字一直是他的一塊心病。
當初他們的父親是一位秀才,在生下孩子的時候便按照儒家的五常來起名。
所謂的五常便是“仁”、“義”、“禮”、“智”、“信”。
所以大哥便起名為趙有仁,“仁”的本意是親和的意思,指人和人之間互相親愛。寓意他能有一顆仁慈之心,同時作為老大,也應該有包容兄弟的仁愛。
二哥名叫趙有義,雖然後來被大哥一腳踢到了極北之地做了遼王,不過他名字中的含義也非同尋常。所謂“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仁”是君子的根本品德,“義”是從“仁”的品德出發所遵循的辦事原則。
然而二哥的名字還有另外一層含義。義又分大義和小義,就像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一般,當大義與小義有所衝突的時候,他們的父親希望趙有義能捨棄自我而顧全大局。
接下來就輪到老三了。
在民間有大孫子老兒子的說法,到了這裡便是如此了。
趙有義是三個兒子中最小的那個,理所當然,他也就成為了弟弟。或許是老父母在生下他時的年齡已經到了接近頤養天年的時候了,所以對於這個小兒子他們格外疼愛。
他們不希望這個孩子如同兩個哥哥一般那麼有情有義,反而希望他能過得幸福。然而在那些兵荒馬亂的年月裡,過得最為滋潤的就要數那些個富豪土財主了,他們不僅擁有大片田地之外,還能用數之不盡的錢財去招募私兵,美其名曰是看家護院,其實明眼人都知道他們是在期待有朝一日能趁機起事,去謀奪那不屬於他們的權柄。
所以說,在那個年代裡,有權有勢不算什麼,真正過得幸福的是有錢人。
故而。趙有財這個名字就這樣應運而生了。
前些年戰事吃緊的時候,那時候的他還是軍中一名尋常校尉,經常被人呼來喝去。兩個哥哥從來不許他透露自己的身份,所以時常有人直呼其性命。這讓趙有財很是鬱悶,很長一段時間都討厭自己這個名字。直到功成名退之後,得了個福王的稱號才得以解脫。
今天再次聽到有人直呼其名,頓時心裡一股子邪火亂竄。當下便沒想太多,直接把腦袋伸出箭垛狠狠地盯著叫囂的方正怒聲道:“本王最討厭別人直呼姓名了!方正,你是在挑釁本王的容忍度!”